第一章
十几卷竹简,有的记载着秦国历年赋税情况,有的是各地官员的奏报,还有他从宫廷藏书室找来的农书和兵书。这些本该由史官记录的文字,现在成了他改革蓝图的基础。
垄作法...轮作制...曲辕犁...秦成公喃喃自语,将记忆中的现代农业知识转化为这个时代能够理解的语言。作为历史爱好者,他记得中国农业技术发展的几个关键节点,虽然无法复制现代机械,但唐宋时期的一些农具改良完全可以提前实现。
殿外传来更鼓声,已是子时。秦成公揉了揉酸胀的眼睛,却没有休息的意思。他取过另一卷空白竹简,开始刻写军事改革方案。
五人为伍,十人为什...军功授爵...这些原本在历史上由商鞅推行的制度,现在被他提前一百多年提出。当然,他做了适当调整,使之更符合春秋时期的实际情况。
最后一卷竹简是关于吏治改革的。秦成公参考了唐代科举制度和现代公务员体系的某些特点,设计了一套相对公平的选拔机制,旨在打破世卿世禄的贵族垄断。
当东方泛起鱼肚白时,秦成公终于放下了刻刀。他活动了下僵硬的脖颈,看着面前堆积如山的竹简,一种满足感油然而生。这些方案或许还很粗糙,但已经为秦国勾勒出了一条强国之路。
君上,您一夜未眠侍从轻手轻脚地走进来,看到满案竹简,惊讶地睁大了眼睛。
秦成公笑了笑:备朝吧,今日寡人要与众卿商议要事。
雍宫正殿,群臣肃立。当秦成公命人将改革方案的竹简分发给各位大夫时,殿内顿时响起一片哗然。
这...这简直是颠覆祖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臣颤抖着手指着竹简,脸色涨红。
军功授爵那贵族子弟与平民何异另一位身着华服的大夫愤然道。
杜挚仔细完所有内容,抬头时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君上,这些变革太过激进。臣恐怕...
杜大夫有何高见秦成公面色平静,似乎早已预料到这种反应。
杜挚拱手道:《周礼》有云:爵位有序,尊卑有别。君上欲以军功授爵,恐破坏礼制,动摇国本。
秦成公不慌不忙地从案几上拿起一杯水:诸卿请看,这杯水满了吗
群臣面面相觑,不知君上何意。
回君上,已满。一位大夫小心翼翼地回答。
秦成公又取来一壶水,缓缓倒入杯中。水高出杯沿却不溢出。诸卿现在再看,满了吗
这...众人愕然。
杯还是那个杯,却能容纳更多。秦成公放下水壶,秦国就如这杯,制度不改,终有极限。唯有变革,方能强大。
公孙贾率先领悟,出列道:君上圣明!臣以为可先选一地试行,若有效,再推全国。
不可!杜挚厉声反对,祖宗之法岂能轻改况且农事关乎国本,若有闪失,百姓何依
两派大臣再次争论起来。秦成公冷眼旁观,注意到杜挚身后站着几位世族代表,个个面色阴沉。而支持改革的除了公孙贾等少壮派,还有几位出身较低的官员。
待争论稍歇,秦成公缓缓起身:诸卿所虑,寡人明白。不如这样——农事改革先在王室公田试行;军制变革从边军开始;吏治新法则用于今年新辟的西部三县。若有不妥,随时可停。如何
这个折中方案让反对声小了许多。杜挚张了张嘴,似乎还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深深一揖:君上圣明。
朝议持续到午时,最终通过了试行改革的决议。秦成公知道,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
春风拂过渭水两岸,田野里新绿点点。秦成公身着简朴的麻衣,蹲在王田边上,亲自向几位老农演示他设计的曲辕犁。
看,这样转弯时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