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狂作响,隐约听见老头歇斯底里的喊叫:红雨降,阴账开!她逃不掉的......
***
戌时,破庙。
阿绣小心地检查琵琶。共鸣箱的裂缝边缘有胶痕,显然被人打开又粘回去过。她用瓷片撬开裂缝,里面滑出一卷丝帛——是《霓裳怨》的全本曲谱,但每行工尺谱下方都多了一列奇怪的符号。
借着月光细看,那些符号竟是缩小的生辰八字!
这是......阿绣的手指颤抖起来。曲谱最后一行写着:癸酉年二月廿七,子时,八门尸阵开,需以血脉为引,断笔为钥,铜钱剑为器。
落款处画着半枚铜钱——与她从周儒生尸体上找到的那枚严丝合缝。
啪嗒。
一滴液体突然落在丝帛上。阿绣抬头,发现庙顶的破洞处垂下一缕头发,发梢正滴着血水。紧接着是第二缕、第三缕......转眼间整个庙顶都爬满了蠕动的黑发,像无数毒蛇般向她逼近。
阿绣抓起碎瓷片划破手掌,血滴在曲谱上的瞬间,所有发丝齐齐后缩。她趁机冲出庙门,却见月光下的泥地里,赫然印着十几个脚印——全是三寸金莲的尺寸,朝着醉仙阁的方向延伸。
最可怕的是,每个脚印里都积着血水,水面上浮着一小块白瓷碎片。阿绣拾起最近的一片,对着月光一看——
瓷片上映出的不是她的脸,而是柳莺扭曲的面容。
快......跑......瓷片中的柳莺嘴唇蠕动,......他们来了......
远处传来熟悉的琵琶声,弹的正是《霓裳怨》。可这次曲调里夹杂着指甲刮擦瓷器的声响,听得人牙根发酸。
阿绣望向醉仙阁的方向,只见夜空下,七盏红灯笼正幽幽亮起,摆成北斗七星的形状。最末一盏上,赫然写着她的名字。
第七章:铜钱卦
光绪七年,中元节。
醉仙阁的后院,十三盏白灯笼悬在槐树枝头,烛火透过素白灯罩,将癸酉二字投在井台青苔上。阿绣伏在墙头,手中的断笔微微发烫——自从典当行那夜后,笔杆上的观山二字就渗出了血丝,像是被什么浸透了。
井边,赵妈妈领着七个素衣姑娘绕行,每人手捧白瓷碗,碗中暗红液体在月光下泛着油光。
是经血。
耳畔突然响起低语。阿绣猛地回头,周儒生的鬼魂飘在身后,脖颈处的伤口已结成一道发光的红线。
一钱一命,一剑一劫。赵妈妈将铜钱投入井中。每落一枚,井水便沸腾一次,水雾里浮现女子扭曲的脸。阿绣数到第十三枚时,井底传来剑鸣——
铮!
赵妈妈拽动井绳,一柄铜钱剑破水而出。剑身十三枚铜钱熔铸成刃,血槽中流动着粘稠黑血,剑柄缠的发辫正是柳莺的!
淬火!周守拙腰间铜印青光暴涨。
七碗经血泼向剑身,铜钱疯狂旋转,发出十三道凄厉的惨叫。阿绣的刺青骤然灼痛,不受控制地尖叫出声——
张家血脉!周守拙猛地抬头。
赵妈妈的鎏金护甲破空射来。阿绣侧身闪避,树枝断裂坠地。周儒生的鬼魂推了她一把,护甲只划破右臂,血滴却被铜钱剑隔空吸噬!
用她的血开刃!
阿绣向后院墙狂奔,铜钱剑啸叫着追来。千钧一发之际,东厢房窗口亮起烛光——穿嫁衣的柳莺正对镜梳头,脖颈以诡异角度歪斜。
八门尸阵要成......周儒生的鬼魂开始消散,......井底......断剑......
铜钱剑突然调头劈向周守拙!反噬的青光中,第十三枚铜钱(刻着阿绣生辰)炸得粉碎。残片擦过她的脸颊,钉入槐树——
树皮瞬间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