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李凤霞盯着针脚突然断线。她伸手去摸顶针,却摸到铁盒里硌人的东西——半张照片,女儿缺了颗门牙的笑容从裂缝里漏出来,这是她趁陈广林醉酒时从墙缝里扒出来的,用胶布粘了七次。

    窗外的北风在房檐下打呼哨,土坯墙缝漏进细沙,落在她补丁摞补丁的围裙上。今天是腊月廿八,镇上的供销社早关了门,她数着搪瓷盆里的玉米碴,够煮三顿稀粥——这是陈广林用张寡妇给的旧毛衣换的。

    咣当一声,木门被踹开。陈广林裹着寒气冲进来,棉袄上沾着张寡妇的红毛线,酒气比往年更冲:摆什么丧脸老子弄来半块冻豆腐!他甩下的豆腐在炕上砸出个白印,李凤霞看见他裤兜露出半截火车票,起点是若羌,终点模糊不清。

    data-faype=pay_tag>

    她刚要说话,陈广林突然指着她手里的照片:还留着这玩意儿没等反应,照片被抢过去撕成四瓣,胶布的粘性扯下她指尖的皮。你闺女早把你当死人了!他把碎片扔进火塘,火星子溅在她手背,她男人去年来镇上,说你娘咽气时喊了三天‘凤霞’,你倒好,在这给野种守寡!

    李凤霞盯着火塘里卷曲的照片边角,突然想起母亲临终前的棉袄也是这种蓝布。她摸了摸藏在胸罩里的信纸——今早趁他在张寡妇家睡觉时,从他裤兜偷的,邮戳是东北老家的,地址栏写着砖厂宿舍。

    年夜饭是玉米碴粥就腌沙枣。陈广林突然把碗摔在她脚边:张姐说,火车站缺个烧锅炉的,让我去甘肃。粥汤渗进她打满补丁的棉鞋,她看着他腕子上的红绳——张寡妇给的,说能辟邪。带上我。话出口时,她听见自己嗓子像磨了十年的砂纸。

    带你陈广林打了个酒嗝,你配吗当年要不是你勾搭我,我老婆孩子能死他晃悠悠站起来,棉袄口袋里掉出张字条,李凤霞瞥见夫妻两个字。火塘的光映在他脸上,胡茬里藏着没洗掉的胭脂,和十年前雪地里那个为她捂手的男人,判若两人。

    后半夜起了冰溜子。李凤霞趴在炕沿补他的棉袄,针尖突然戳进指甲缝。窗玻璃上的冰花不知何时长成了树的形状,枝桠间嵌着细小的沙粒,像极了东北老家门前的老槐树。她数着冰花的枝杈,听见陈广林在梦里喊张姐,手还在空中抓握,像在够什么看不见的东西。

    腊月廿九,她揣着偷来的信纸去镇上。邮局的炉子快灭了,老邮电员哈着白气看她:地址都褪成这样,咋寄信纸上女儿收三个字被手汗洇湿,她突然想起女儿七岁那年,趴在她膝头学写娘字,铅笔尖把纸戳出了洞。

    回到家,陈广林正往蛇皮袋里塞棉袄,张寡妇的红纱巾露在外面。你要走她的声音在抖。他没抬头:张姐男人死了,矿上赔了三万块,够在甘肃开个小卖部。蛇皮袋拉链卡住红纱巾,他用力一扯,纱巾撕裂的声音像极了十年前结婚证烧掉时的嘶啦声。

    李凤霞看着他收拾的行李,突然发现炕头的刻字被他用凿子加深过,生随死弃四个字里,死字格外深,木屑还新鲜。她摸了摸自己去年刻的那道线,指尖沾上了他的汗渍——原来他早就知道,却一直装聋作哑。

    除夕晌午,土坯房里没一丝年味。李凤霞蹲在地上擦炕,抹布洗出的水比往年更浑,漂着张寡妇的胭脂粉。陈广林蹲在门口磨凿子,刃口闪着冷光:晚上别等我,张姐说要包饺子。凿子在青石板上划出火星,她突然想起他当年在东北刻字时,眼里也是这样的光,只是现在,光里没了她。

    天黑透时,她终于敢摸出藏在灶台灰里的半瓶煤油。这是攒了半年的,本想给女儿寄信时买邮票。火塘里的余烬还热,她把信纸凑上去,娘对不起你五个字刚烧到对,门突然被撞开。

    陈广林浑身是雪,酒气里混着血腥味:她、她喝了农药……手里攥着半封遗书,李凤霞看见广林两个字写得歪扭,墨水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东北雪·戈壁霜简介 >东北雪·戈壁霜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