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可期。
此后,林家的商路越拓越广,生意也越来越红火。林黛玉的名声也在江南商圈传开,大家都知道林家有位聪慧过人的小姐,经商才能丝毫不输男子。
第11章
书院风波
随着林家财富的增加,林黛玉意识到,光有财富还不够,林家需要培养更多的人才。于是,她向父亲提议创办一所书院,广纳贤才,培养家族子弟和寒门学子。
林如海对女儿的提议十分赞同,很快便开始选址、聘请先生。书院建成后,取名清风书院,寓意学子们能有清正廉洁之风,心怀天下之志。
然而,书院开办不久,便遇到了麻烦。当地一位权贵嫉妒林家的发展,暗中指使一些地痞无赖到书院闹事,污蔑书院传播异端学说,蛊惑人心。
消息传开,许多家长都不敢再送孩子来书院读书。林黛玉得知此事后,并未慌乱。她先安抚了书院的先生和学生,然后亲自去见那位权贵。
在权贵府上,林黛玉不卑不亢地说道:大人,清风书院乃教书育人之地,旨在培养有学识、有品德的人才。那些污蔑之词纯属无稽之谈,想必是有人故意造谣生事。还望大人明察,不要被小人蒙蔽。
权贵见林黛玉小小年纪,却如此镇定自若,心中不免有些惊讶。但他仍冷笑道:哼,空口无凭,谁知道你说的是真是假
林黛玉早有准备,她从袖中拿出书院的课程安排和学生的文章,说道:大人请看,书院所授课程皆是儒家经典,学生文章也都是论述治国安邦之策,并无任何不当之处。而且,我已查明,那些闹事之人皆是受人指使。若大人不信,我可将证据呈交官府。
权贵没想到林黛玉竟如此厉害,心中有些慌乱。他怕事情闹大,对自己不利,只好说道:既然如此,本大人就不再追究了。你回去吧。
林黛玉离开后,那位权贵再也不敢为难清风书院。书院的声誉逐渐恢复,学生也越来越多。许多寒门学子在这里得到了学习的机会,对林黛玉感激不已。
第12章
皇家恩典
林家在林黛玉的努力下,不仅生意兴隆,还培养出了许多优秀人才。这些事情渐渐传到了皇上的耳中。
一日,林如海接到圣旨,皇上宣他进宫。林如海心中忐忑,不知皇上召见所为何事。进宫后,皇上对他说:朕听闻你林家不仅为官清廉,还在经商和办学上颇有建树,尤其是你家女儿林黛玉,聪慧过人,为家族和朝廷做出不少贡献。朕甚是欣慰。
林如海连忙跪地谢恩:臣惶恐,此乃臣女分内之事,能得皇上赞誉,实乃林家之幸。
皇上笑着说:不必谦虚。朕决定,赐林家良田千亩,黄金百两,以表彰林家之功。另外,特封林黛玉为‘明慧郡主’,赐郡主府一座。
林如海再次谢恩,心中又惊又喜。回到家后,他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林黛玉。林黛玉也没想到自己会得到皇上如此厚赏,她深知,这既是荣耀,也是责任。
成为郡主后,林黛玉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她依旧关心林家的生意和书院的发展,同时也开始关注民间疾苦。她经常带着丫鬟,微服出巡,了解百姓的生活状况,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第13章
情定良缘
随着年龄的增长,林黛玉的终身大事也成为了林家上下关注的焦点。许多名门公子都慕名前来求亲,但林黛玉却一个都看不上。她心中早已有了心仪之人——江南才子沈砚清。
沈砚清出身书香世家,才华横溢,为人正直善良。他与林黛玉在一次诗会上相识,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此后,他们经常一起探讨诗词、交流学问,感情也越来越深。
林如海和贾敏看出了女儿的心思,便派人去沈家提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