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打开笔记本,发现周航将我的二十五万都转给了张莹。
等拿到你爸的投资,我就跟她分手,周航放下酒杯,向前倾身,分手费我会给的,毕竟她还是帮了忙。
《城市雨季》策划案上清晰印着《雨巷》内容。
手机振动,是人事部的邮件。
后路已断,这一次,得靠自己了。
1.0
她本不该在这里的,可那个熟悉的声音把她钉在原地。
透过半开的门,她能清晰地看到里面的一切。
周航,她的初恋男友。
穿着高定西服,举杯与对面那个女孩碰杯。
谈的怎么样你爸考虑投资了吗周航问,声音很轻,却足以飘进林秋雨的耳朵。
我爸爸对你的《城市雨季》的综艺策划创意很感兴趣女孩(张莹)声音甜美,语气却带着与年龄不符的老练,但我知道我爸的性格,没那么容易拿到钱。
林秋雨的心脏猛地抽紧。《城市雨季》那是她在《雨巷》中描述的理想综艺节目形式,是她深夜跟周航分享的梦想。
那个傻丫头根本不知道原来的项目已经转型了。周航喝了口酒,语气轻蔑,她那点钱早就用来开发你爸感兴趣的区块链项目了。
那她的钱女孩挑眉。
等拿到你爸的投资,我就跟她分手,周航放下酒杯,向前倾身,分手费我会给的,毕竟她还是帮了忙。
分手费。二十万首付款和借来的五万,在他眼里就是分手费。
我真是个傻丫头。林秋雨对自己轻声说。
回到出租屋,一片狼藉,周围散落着周航留下的痕迹——几本书、一件锈着她名字首写字母的T恤和一台老式笔记本电脑。
插上电源,她恢复了原来被删除的文件,大学时的计算机课程终于派上了用场。
笔记本里保存着与张莹的聊天记录,约会照片,甚至有些亲密照片。还有更多,其他几个女孩的照片,相似的聊天套路。
最让她窒息的是一个加密文件夹。她花了两小时才打开,里面是项目策划书,完完全全抄袭了她的《雨巷》创意。
不是灵感来源,而是直接复制粘贴,然后改名为《城市雨季》。
我送他去机场的那天,他说要出差见投资人...林秋雨喃喃自语,原来是去见张莹父亲了。
手机震动,是人事部的邮件:林秋雨因业绩不达标,公司决定终止劳动合同,明天办理离职手续。
2.0
时间回到三个月前。
二十五岁的林秋雨抱着行李站在杭州东站,人潮涌动中无人多看这个普通女孩一眼。小小的出租屋,老太太房东递来一杯热茶,就是她在这座陌生城市的全部欢迎仪式。
文学系毕业的她,靠着校友推荐信,成功应聘进入西湖文创园的一家新媒体公司。月薪五千,每天五点起床写两小时《雨巷》,七点半出门挤公交,九点准时打卡,晚上加班到九点多才回家。她的文笔得到了同事们的认可,王总偶尔会在公司群里转发她的文章,夸她有灵气。
转机出现在公司千岛湖团建上。篝火晚会,轮到一个高个子男生表演时,人群突然安静下来。
周航,技术部主管,旁边的女同事小声八卦,据说以前在阿里干过。
林秋雨抬头看去。周航推了推黑框眼镜,抱着吉他坐下,弹起了赵雷的《理想》。当他唱到我已不是无悔的那个青年时,目光在林秋雨脸上停留了一秒。她感到脸上发烫。
晚上酒吧续摊,她鼓起勇气走向吧台边的周航。你唱歌很好听。
周航眼睛眯成月牙:谢谢,我也喜欢你写的《雨巷》。
你看了林秋雨愣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