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倦,心中向往着更为超脱的境界。后来,他听闻李少君的事迹,毅然决然地辞去官职,追随李少君学道。
在李少君的教导下,蓟子训刻苦修行,一晃便是二百余年。令人称奇的是,经过这么多年的时光流逝,他的容颜却丝毫未改,依旧如同年轻时那般光彩照人,不见丝毫衰老之态。李少君见他修行有成,便将无常子大幻化之术传授给了他。蓟子训习得此术,勤加练习,很快便能熟练运用,且效果惊人。
曾有这样一件事,邻居家的孩子不慎堕地而死,家人悲痛万分,将孩子埋葬。然而,没过多久,蓟子训抱着那个孩子来到邻居家。家人看到孩子,又惊又怕,以为是鬼魂作祟。但那孩子却认识自己的母亲,笑着扑向母亲的怀抱。家人疑惑不解,便去挖掘当初埋葬孩子的地方,结果发现棺材里竟是一个泥人。
还有一次,有几位头发全白的老人,蓟子训与他们对坐交谈。一夜之间,到了第二天早晨,这些老人的头发竟都变黑了,仿佛时光倒流,他们又回到了年轻时的模样。
更令人惊叹的是,有一天,蓟子训竟施展分身之术,同时分身出二十三个自己,分别前往二十三位贵人的家中。在每一处,他都能与贵人对答如流,且回答的内容各不相同,让贵人们都以为蓟子训是专门前来拜访自己的。后来,蓟子训想要离去,众人纷纷骑马追赶,却发现无论如何都追不上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消失在远方。
蓟子训的这些神幻之术,在世间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人们对他的神奇无不惊叹不已。那么,在这之后,蓟子训又会有怎样的作为他的修行之路又会遇到哪些奇妙的经历呢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王真学道得妙法
魏武见之生敬意
且说在那广袤的世间,有一人名为王真,表字叔坚,乃是上党地区的人士。王真年少之时,曾在郡中担任官吏,每日忙于处理各种政务,周旋于官场之间。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年至七十的他,对这世俗的功名利禄渐渐失去了兴趣,心中开始向往那超凡脱俗的道家之境,渴望探寻生命的真谛,追求长生不老之术。
一日,王真偶然间看到了一些仙经杂言,书中所记载的那些玄妙之理,深深吸引了他。然而,这些仙经言辞晦涩,含义深奥,他反复研读,却始终无法理解其中的旨意。王真心中十分不甘,为了探寻其中的奥秘,他开始四处寻访各地的道士,希望能得到他们的指点。
他不辞辛劳,翻山越岭,走遍了大江南北,拜访了无数的道观和道士。然而,大多数道士都无法为他解惑。就这样,一年的时间过去了,王真依然没有找到答案。就在他感到绝望之时,终于遇到了一位能够理解仙经含义的道士。
这位道士见王真求道之心如此坚定,便将一些相对浅近的道术传授给了他,并对他说道:这些道术虽不能让你立刻飞升成仙,但却可以让你延年益寿,使白发重新变黑,保持青春的容颜。
随后,道士详细地向王真讲解了道术的口诀:所谓‘巾金巾’,就是要常常存想肺气进入泥丸宫,也就是大脑之中,然后徐徐地让肺气环绕全身,这样你的身体就会常常保持光泽,充满生机。‘嗡玄泉’,则是要常常漱口,然后将口中的津液咽下,这津液就如同玄泉一般,能够使人不老。只要坚持施行七天,就会有明显的效果。‘呜天鼓’,就是每天早晨起来,要常常叩齿三十六下,这样可以使身体的神灵安定,增强体质。另外,在夜里,要常常存想赤气从口中,也就是天门进入,遍布全身内外,在脑中变成熊熊烈火,来焚烧身体,使身体与火同样发光。如此存想,也叫做‘炼形’。而‘胎息’,就是要练习闭气然后吞咽,使气息在体内循环;‘胎食’,则是要练习漱口咽下舌下的津液,就如同胎儿在母体中吸取营养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