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燕京的秋天总是来得格外早,御花园的银杏叶刚染上金边,昭阳公主便裹紧了狐裘。
她倚在九曲回廊的朱红栏杆上,望着远处宫墙,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向了那个如今不知在何处的身影——陆沉舟。
还记得初见时,她不过十三岁,正是天真烂漫的年纪。陆承渊将军平定边关叛乱凯旋,皇帝为表嘉奖,将年仅十岁的陆沉舟接入宫中,与昭阳一同读书玩耍。
那时的陆沉舟虽年纪小,却已有了武将之子的英气,眉眼间透着坚毅。
在藏书阁里,她会耐心地教陆沉舟读书识字,纠正他拿笔的姿势;而在演武场,陆沉舟则手把手地教她骑马射箭。
两人常常在御花园追逐嬉戏,累了就躺在草地上,看着天空的流云,幻想着外面的世界。
十六岁那年的皇家狩猎,是昭阳记忆中最深刻的画面之一。她的马匹突然受惊,扬起前蹄嘶鸣着狂奔起来。
就在她以为自己要摔下马背时,一道身影如疾风般掠过,将她紧紧护在怀中。两人从马背上摔下,滚落在柔软的草地上。
那一刻,她只听到自己剧烈的心跳声,还有陆沉舟略带急促的呼吸。她抬起头,撞进陆沉舟那双深邃的眼眸,里面满是关切与担忧。
公主,你没事吧陆沉舟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温热的呼吸喷洒在她的脸上。
十八岁那年,陆沉舟随父出征。
临别前,她将自己亲手绣的平安香囊送给陆沉舟,香囊上绣着一只展翅飞翔的凤凰,寓意着吉祥平安。
此去战场凶险,你一定要平安归来。昭阳红着眼眶,声音哽咽。
陆沉舟郑重地接过香囊,贴身放好,公主放心,沉舟定会平安归来。他翻身上马,朝着昭阳深深一揖,随后跟随大军浩浩荡荡地奔赴西北。
陆承渊将军大胜归来,却遭宰相周明远嫉妒。周明远联合其他文官,伪造证据,诬陷陆承渊意图谋反。
皇帝本就对功高震主的陆承渊心存忌惮,借此机会下令抄家,陆承渊父子沦为罪臣,被打入大牢,等待秋后问斩。
她得知消息后,只觉得天旋地转。她立刻跑到皇帝面前,跪地求情,父皇,陆将军一生忠诚,绝不会谋反。定是有人恶意陷害,求父皇明察!
坐在龙椅上帝王,眼神冷漠,皇儿,证据确凿,朕也无法偏袒。陆氏谋反,乃是大罪,不可轻饶。
不,父皇!昭阳泪流满面,女儿愿意用自己的一切,换陆沉舟一命。
够了!皇帝拍案而起,昭阳,你身为公主,怎能如此不知轻重!此事已定,休要再提!
她绝望地看着威严的帝王,心中满是不甘。她不甘心看着陆沉舟赴死。
接下来的日子里,她四处奔走,联络陆承渊的旧部,制定劫狱计划。
经过多方筹备,终于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惊蛰带着众人潜入大牢。
大牢里弥漫着刺鼻的霉味和血腥味,昏暗的灯光下,囚犯们的哀嚎声此起彼伏。
旧部副将王涛立马查看陆将军伤势,劝道:将军,我们先逃出去,在做打算。
我不能走,你带沉舟离开,永远不要回京。陆承渊垂眸思虑了片刻,终是不忍心付出更多代价。
将军,我们先出去,才有查明真相的机会。另一个来搭救的旧部也开口劝道。
真相已经不重要了。陆承渊心里很清楚这是怎么一回事,你们带少将军离开,从此隐姓埋名,不要搅入朝堂。
王涛立刻明白了将军的深意,让人扶起陆沉舟。我们快走,追兵随时可能赶到。
父亲,不要。
陆沉舟被人强撑着身体,在昏暗的巷道中不断穿梭。他们避开守卫,从一条隐秘的密道逃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