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还有那个通风管道。利用这样一个隐蔽的通道,既是现实需要(绕开安保系统),也带有象征意味——从阴暗的、不为人知的角落发起攻击,正如复仇者本人,一直隐藏在光鲜亮丽的表象之下。
所有的一切,都指向一个心思缜密、计划周详、意志坚定,并且对陈天祥怀有刻骨仇恨的复仇者。而刘瑾,那个看似柔弱平静的女人,越来越符合这个画像。
但那个死者睡袍口袋上的染料痕迹,始终像一根鱼刺卡在林默的喉咙里。这与他推断的、刘瑾潜入书房后伺机作案的流程不符。如果陈天祥在进入书房前就接触了染料,那会是在哪里又是如何接触到的
林默调取了案发当晚别墅内部所有的监控录像(除了书房内部和卧室等私密区域)。他一帧一帧地回放,观察陈天祥从晚餐后到进入书房前的活动轨迹。监控显示,陈天祥晚餐后在客厅看了一会儿财经新闻,然后接到一个电话,脸色似乎有些不悦,之后便径直走向三楼书房。期间,他没有接触任何可疑物品,也没有与刘瑾有过近距离的、可能沾染上染料的互动。
唯一的可能性是,在他看不见的地方,在他进入书房之前的某个环节,发生了什么。或者,是他接触的某个日常物品上,被提前沾染了染料比如……他睡前的书籍他喝水的杯子
林默又将目光投向了刘瑾。这几天,她表现得一如既往地平静和合作。她甚至主动向警方提供了一条新的线索——她在整理陈天祥办公室的遗物时,发现了一封匿名的、措辞恶劣的威胁信,信是打印的,内容主要是指责陈天祥在商业竞争中手段卑劣,并扬言要他付出代价。信纸上没有指纹,但打印字体和用词风格,被李锐团队的一些人认为,与王志强惯用的邮件风格有几分相似。
这条线索的出现,恰到好处地将警方的注意力再次拉回到了王志强身上。李锐更是认为这是重大突破,加大了对王志强的审查力度。
张海峰对此不置可否,但他私下对林默说:这个刘瑾,太冷静了,冷静得让人害怕。这个时候发现这样一封信,太巧了。
林默深以为然。这更像是一种干扰,一种试图将水搅浑的手段。
他决定主动接触一下刘瑾。以需要补充一些关于陈天祥生活习惯的细节,以便更准确地进行行为分析和现场重建为由,他来到了刘瑾位于别墅一楼的房间门口。
房间不大,但整理得井井有条,甚至有些刻板。书桌上放着几本关于管理学和经济学的书籍,还有一本摊开的笔记本,上面是密密麻麻的工作记录。一切都符合一个尽职尽责的高级助理的形象。
林先生,刘瑾的声音依旧平静无波,请进。需要我提供什么信息吗
林默走进房间,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过四周。刘女士,我们想了解一下陈总平时的一些小习惯。比如,他睡前通常会做什么有没有特定的物或者饮品
刘瑾微微颔首,开始详细地介绍陈天祥的作息,巨细靡遗,仿佛在背诵操作手册。
林默一边听,一边看似不经意地观察着房间的细节。他的目光落在书桌一角,那里除了专业书籍外,还放着一本看起来有些年头的《基础化学》和一本《材料科学导论》。这两本书与周围的环境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刘女士也对化学和材料学感兴趣林默故作随意地问道。
刘瑾的眼神似乎极其轻微地波动了一下,但立刻恢复了平静。哦,这个……是以前上学时的书,随便放着,有时候翻翻而已。陈总的项目涉及很多前沿科技,我也需要不断学习,才能跟上他的思路。她的解释合情合理。
林默点了点头,没有继续追问,转而问起了别墅的清洁问题。别墅的清洁工作是外包的还是您负责安排
主要是外包的家政公司负责。但我会定期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