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许明哲仔细观察现场——尸体倒在石桌旁,桌上有一壶酒和两个酒杯,其中一个杯中有残留的酒液。
大人可曾验过这酒许明哲问道。
验过了,无毒。赵县令回答。
许明哲蹲下身,检查尸体。死者面色青紫,脖颈处有轻微淤痕,指甲呈紫色。他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又查看了死者的手掌和衣袖。
许县丞可有发现赵县令急切地问。
许明哲没有立即回答,而是转向一旁哭泣的王氏:夫人,昨夜你可听到什么动静
王氏抽泣着摇头:妾身睡得沉,什么也没听见。
是吗许明哲突然逼近一步,直视王氏的眼睛,那为何你的衣袖上有酒渍而且...他抓起王氏的手腕,你的指甲缝里有与死者脖颈淤痕相符的皮肤组织
王氏脸色大变:你...你胡说!
许明哲冷笑一声,转向赵县令:大人,这不是窃贼杀人,而是一起精心策划的谋杀。死者是窒息而亡,凶器是...他从袖中掏出一根细如发丝的银线,这个。王氏先用酒中迷药使丈夫昏迷,再用这根银线勒死他,最后制造窃贼入室的假象。
你...你怎么知道王氏瘫软在地,面如死灰。
许明哲淡淡道:你的眼神闪烁不定,叙述时多次摸鼻子,这是典型的说谎迹象。而且...他指向石桌,两个酒杯说明昨夜有人与死者共饮,而你家丫鬟证实昨夜无人来访。更重要的是,你右手无名指有长期佩戴戒指的痕迹,但今早却未戴——想必是行凶时戒指刮伤了死者脖颈,你怕被发现才摘下的吧
王氏再也无法狡辩,当堂认罪。原来她与账房先生有染,合谋杀害亲夫。
赵县令目瞪口呆:许县丞,你...你简直神了!
许明哲谦逊一笑:不过是细心观察罢了。
3
名声鹊起
刘富贵一案后,许明哲的名声迅速在青州传开。他运用现代心理学知识,接连破获几起疑难案件,连破案手法都令人耳目一新。
这一日,许明哲正在书房研读古籍,许忠匆匆进来:少爷,知府大人派人来请,说是京城来了钦差大臣,指名要见您!
许明哲眉头一皱。京城来人这恐怕不是好事。原主就是因为得罪京城权贵被贬,如今自己风头正盛,难免引人注意。
知府衙门内,一位身着紫袍的中年官员正与知府交谈。见许明哲进来,那官员上下打量他一番,笑道:这位就是近日名声大噪的神断许明哲果然年轻有为。
下官许明哲,见过大人。许明哲恭敬行礼。
本官乃刑部侍郎周正阳,奉圣命巡视各州刑狱。周侍郎捋须道,听闻许县丞断案如神,本官特来一见。
知府连忙奉承:周大人有所不知,许县丞近日连破奇案,连十几年前的悬案都能查出真相...
周侍郎眼中闪过一道精光:哦那本官倒要考考你。
他从袖中取出一份案卷:这是五年前京城一桩悬案,至今未破。你若能看出端倪,本官定向朝廷举荐你。
许明哲接过案卷细读。案件记载:五年前,兵部尚书之子在诗会上突然暴毙,当时在场的有十余人,皆称不知情。验尸结果为中毒,但查不出毒从何来。
许明哲沉思片刻,突然问道:当日诗会可有特殊活动比如...联句作诗
周侍郎惊讶地点头:确有此事。你怎么知道
毒在笔上。许明哲斩钉截铁地说,凶手将剧毒涂在毛笔的笔斗处,死者舔笔润毫时中毒。因此酒菜无毒,却能当场毙命。
周侍郎拍案而起:妙!妙啊!本官查了五年都没想到这点!他激动地抓住许明哲的手,许县丞,你可愿随本官回京刑部正缺你这样的奇才!
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