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的房子。进门时灰尘扑面而来,木地板在脚下发出吱呀声。这里的一切都保持着爷爷离开时的样子。
爷爷的书房是这栋房子的核心,三面墙都是书架,每本心理学著作都按照他自己的分类法排列。我在这里度过了无数个下午,听爷爷讲述心理学的奥秘。
琦琦,你去查他的房子了电话突然响起,是张萱。
嗯,我爷爷的老房子,有些事要处理。
你知道吗,教秉白最近很奇怪,打听你的一切。他甚至问我你爷爷的事。
我心跳加速,他问了什么
问你爷爷是不是心理学教授,你们关系怎么样,问得很详细。
挂断电话,我的手开始发抖。为什么阿白会对我爷爷感兴趣
我开始翻找爷爷的资料。抽屉、文件柜、书架——每个可能藏匿秘密的地方我都仔细检查。爷爷的日记本、论文草稿、心理咨询记录,却没有任何关于教秉白的信息。
夜幕降临,书房笼罩在昏暗的灯光下。我揉着酸痛的眼睛,靠在书架上休息。手指不经意碰到一本《催眠与潜意识控制》,书缓缓向后移动,架子后面露出一个密码锁。
保险柜。
我从未见过这个保险柜,它被精心隐藏在书架后面。数字锁面板在昏黄的灯光下泛着冷光。
我尝试了爷爷的生日——错误。
他的毕业年份——错误。
他最喜欢的数字组合——错误。
我坐在地板上,双手捂住脸。这个隐藏如此之深的保险柜里到底藏着什么视线落在对面书架上,爷爷送我的第一本心理学入门书《思维的陷阱》。十岁生日那天,他把我抱在膝上,说:琦琦,爷爷会永远保护你,不让任何人伤害你。
那时我只感到温暖,但现在回想起来,爷爷对我的保护几乎是一种控制。他不许我和陌生男孩说话,监控我的社交圈,甚至干预我的交友选择。
一个念头闪过我的脑海。
我输入我的生日和儿时昵称:0218QIQI
锁发出轻微的咔嗒声,保险柜门开了。
里面是几摞文件和一个黑色硬盘。没有标签,没有说明,只有硬盘边缘刻着一个小小的B字母。我拿出笔记本电脑,插入硬盘,屏幕上提示需要密码。
我再次输入0218QIQI。
访问成功。
屏幕上只有一个文件夹:Project
B。
点开第一个文档,日期显示六年前。我的心跳几乎停止——
案例编号:教秉白,男,22岁。症状:社交焦虑,家族压力导致的严重抑郁倾向。
爷爷的记录详细而冷静:教家长子,自幼承受巨大的成功期望,表现出完美主义倾向和社交恐惧。在校期间成绩优异但情感压抑,几近崩溃边缘,经人介绍前来咨询。
我的手指颤抖着滑动屏幕,每一页内容都让我呼吸越来越困难。
第七次催眠:主体接受性良好,意识边界趋于模糊。开始植入关于苏琦的认知。
第十二次催眠:通过联想建立苏琦与安全感的情感链接,主体开始在潜意识中对目标产生依赖。
第十五次催眠:出现意外。强化情感链接时,主体似乎产生了人格分离现象。一个新的意识体阿白开始形成,对苏琦表现出强烈的占有欲。这种情况超出预期,需谨慎处理。
我无法继续读下去。胃部痉挛,我冲到洗手间呕吐。镜子里的我脸色惨白,眼泪止不住流下。
爷爷,我最敬爱的爷爷,竟然一手造就了这场噩梦。他利用专业知识,把教秉白变成了一个实验品,在他脆弱的心灵里种下对我的执念。而阿白——这个失控的副人格,是爷爷实验的意外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