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奶奶。

    奶奶回忆说,有一天,日本鬼子忽然进村扫荡。奶奶带着三个孩子过日子,足不出户,哪里知道日本鬼子要进村的消息呀

    老奶奶他们提前得知了消息,没有通知孤儿寡母的奶奶,拔腿先逃走了。当时,老奶奶家和奶奶家仅一墙之隔。老奶奶即使担心奶奶会拖累她逃跑,在院子里大声喊几声也行啊,他们却悄悄逃跑了。你说气人不!

    后院邻居奶奶,和我奶奶非亲非故,乐善好施,逃跑前,在我家堂屋后窗户拼命喊叫,通知奶奶娘儿几个赶快逃跑,说日本鬼子马上进村扫荡了。

    三寸金莲的奶奶,这才惊慌失措地带着幼小的父亲和大姑逃跑。临出门,心慈面善的奶奶,担心公婆一家不知道消息,还匆忙扛来梯子,爬上墙头通知公婆逃跑。奶奶仓惶喊了十几声,无人应答,老奶奶家早已人去楼空。这件事过后,奶奶和老奶奶隔阂更深了,简直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奶奶心里恨透了自私自利的婆婆。

    在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老奶奶他们,光顾自己逃命,连至亲的儿媳和孙子、孙女也不管不顾了!不是后院邻居奶奶及时通知,奶奶和她幼小的儿女,可能会落入虎口,能不能活命后果不堪设想。作为老奶奶儿媳的奶奶,即使再宽宏大量,能不怨恨老奶奶这个狠心的婆婆吗

    奶奶怎么也想不明白,老奶奶不拿她这个儿媳当亲人对待,她的大孙子、大孙女可是爷爷的亲骨肉啊!老奶奶怎么忍心呢

    后来,全国解放,爷爷在哈尔滨工作稳定了,这才稳下心来,公然回到农村老家,把奶奶和他们的一双儿女,名正言顺地接到了哈尔滨生活。

    data-faype=pay_tag>

    奶奶苦尽甘来,终于和爷爷团圆了。

    奶奶在哈尔滨又生了两个女儿,就是我二姑和小姑。我父亲比我大姑大三岁,我大姑比我二姑整整大了11岁,我二姑比我小姑大三岁。

    再后来,爷爷又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携家带口,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兰州工作,支援大西北建设。

    兰州气候干燥少雨,奶奶水土不服,不但患上了白癜风,还得了严重的心脏病。奶奶经常生病,命不保夕。爷爷思虑再三,果断辞职,又毅然带领着全家回到了山东老家生活。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爷爷反其道而行之,从一名衣食无忧的国家干部,直接逆转成一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民。

    爷爷带领奶奶和他们的四个儿女,乘汽车,坐火车,转马车,辗转回到阔别已久的农村老家。

    爷爷、奶奶原先居住的土坯房,常年不见烟火,已经破败不堪,摇摇欲坠了,只好暂时借住在别人家的闲院子里。

    农闲季节,爷爷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带领全家男女老少齐上阵,和泥打胚,买瓦添木料,大刀阔斧,翻修重建了老宅。

    爷爷回来那年,三爷爷和二爷爷已经成家立业,各自分家单过。老奶奶和老爷爷,带着三爷爷家的一双儿女,无处可住,就住到我家老宅新盖的三间北屋里,爷爷、奶奶和他们的四个儿女,住在狭窄的三间东屋里。

    老奶奶和我奶奶,婆媳不和,对我爷爷,她的大儿子,也是满腹怨言。

    我爷爷从兰州回来务农后,被村民选举,当上了生产队大队长。我爷爷一心为公,对待工作兢兢业业,克己奉公。对生产队全体社员们,更是一视同仁,从来不厚此薄彼。

    那时候,村里人口众多,农民靠天吃饭。庄稼地里种的农作物产量低,各家各户凭工分多少分粮食、分瓜果蔬菜。劳动力少的户家,分到手的粮食和瓜果蔬菜,食不充饥,就得挨饿。

    三爷爷发妻因病去世,撇下一儿一女,老奶奶可怜两孩子早早死了亲娘,就大发慈悲代为照顾。这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我家婆媳那些事(小说)简介 >我家婆媳那些事(小说)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