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五。到了该回娘家的日子,母亲左右为难。回娘家吧,姥姥家食不果腹,五个出嫁的女儿,如果都扛着嘴回娘家吃饭,姥姥、姥爷,估计得没米下锅了。母亲就纠结地拖着,不想回娘家蹭饭吃。
我大姑那时已经出嫁,有了两个儿子,春节一过,提早带着两儿子回来了。奶奶见母亲迟迟不回娘家,脸色就难看了。母亲万般无奈,眼里含着泪水,抱着几个月大的我,迎着刺骨的寒风,哆哆嗦嗦出了家门。
我家距离姥姥家,仅有三里地远的路程,徒步走的话,半小时就能到。母亲抱着襁褓中的我,瑟瑟发抖,徘徊在回娘家的田间小路上,足足来来回回走了一个多钟头。眼看马上到姥姥村口了,母亲还是调头转了方向,往我二姨家走去。(二姨早死了公婆,二姨当家做主。)
母亲抱着我,徒步来到十几里地远的二姐家时,已经下午两点多了。
二姨见到推门而入的母亲,一下子愣住了:天寒地冻的,你娘儿俩怎么来了
母亲泪眼汪汪地看着她二姐,无言以对。
二姨父闻声走到院子里,对我二姨说:大冷的天,快让四妹进屋暖和暖和,有话屋里说。
别站着了,快进屋吧。二姨接过母亲怀里的我,就往北屋走去。
母亲唯唯诺诺跟着二姐进了屋,坐在二姐家热炕头上,委屈地低着头。
二姨问母亲:到底怎么回事你和妹夫吵架了
母亲摇摇头,低声嗫嚅道:二姐,我想在你家住几天,可以吗
二姨一下子全明白了,看了一眼二姨父,安慰母亲说:四妹,你放心在这住下,有我一口吃的,二姐不会让你和外甥女饿肚子。
忠厚老实的二姨父,乐呵呵地对母亲说:是啊,你就安心在这住下,随便住多久都行。说完,回头撩门帘往堂屋走,二妹估计还没吃午饭吧,我去给你煮碗面条吃。
母亲局促不安的心落地了,感激地对二姐说:多谢二姐,我实在无处可去,才投奔你来了。
二姨笑着说:二姐家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欢迎你随时来,随便住。
那一年,出了正月,母亲才抱着我离开二姨家。
自那以后,二姨家就成了母亲的第二个娘家,母亲常常带着儿女们回二姨家过正月十五。
田地包产到户后,我家承包了十几亩地,喂养了两头牛、六只羊、两只猪,还有无数只鸡鸭,母亲和爷爷更忙了。可我家的小日子,越过越红火,不再缺衣少食。
二姑、小姑相继出嫁,父亲上班,爷爷、母亲耕种农田,我姊妹四个上学读书。奶奶逐渐转变了思想观念,心疼起儿媳来,主动包揽了家务活。一家人,互敬互爱,其乐融融地往前奔着。
奶奶对母亲严厉,可对我们姊妹四个,真是掏心掏肺地疼爱。对弟弟——奶奶唯一的孙子,更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里怕摔了。
有好吃的、好喝的,奶奶爷爷舍不得吃,常想方百计给我们留着,等我们周末回来吃。
这可能也是母亲,十年如一日,对待公婆,像对待自己爹娘一样孝顺的缘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