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周毅摇摇头:唯一后悔的是没早点做决定。
赵明欣赏地看了他一眼:我喜欢你这种性格。下周一开始,你就是创科的技术总监,直接向我汇报。团队虽然不大,但都是精英。
晚上,王浩为他举办了一个小型告别派对。几杯酒下肚,周毅终于问出那个问题:李婷的生日派对,林晓萱会去吗
怎么,还惦记呢王浩揶揄道。
不是,周毅晃着酒杯,我只是想亲眼看看,那个说我没出息的人,现在过得有多有出息。
王浩大笑:那就去吧,兄弟。有时候,最好的报复就是活得比他们精彩。
周毅仰头饮尽杯中酒,酒精灼烧着喉咙,却浇不灭胸中那团火。明天开始,将是全新的征程。而林晓萱...她已经彻底成为过去式。
第五章
再来一次!周毅拍着手喊道,声音在空旷的办公室回荡。凌晨两点,创科智能的办公区依然灯火通明,六名工程师围在测试台前,盯着屏幕上闪烁的数据。
周总监,已经测试二十七次了,延迟还是降不到0.3秒以下。团队里最年轻的程序员小林揉着通红的眼睛说道。
周毅脱下眼镜,揉了揉鼻梁。加入创科三个月,他带领技术团队几乎重构了整个智能家居系统的底层架构。明天是向投资人演示的日子,这个该死的延迟问题却像拦路虎一样挡在面前。
大家休息十分钟。他走到窗前,拉开百叶窗。窗外是漆黑的夜空和零星的城市灯光。创业园区的其他公司早已人去楼空,只有创科的灯还亮着。
手机震动起来,是赵明发来的消息:还没搞定
周毅简短回复:再给我们一点时间。
赵明很快回道:别太拼,明天如实演示就行。徐总更看重商业模型。
周毅锁上手机屏幕,没有回复。对赵明来说,或许商业模型足够吸引投资人;但对他而言,这个系统代表着自己的专业尊严——尤其是在离开科锐后,他需要用实力证明自己的选择是对的。
总监,我有个想法。团队里唯一的女工程师苏晴突然开口,我们一直在优化算法,但有没有可能是硬件瓶颈
周毅转过身,眉头微蹙:说具体点。
十分钟的热烈讨论后,他们决定尝试绕过标准协议,直接调用底层驱动。当代码最后一行修改完成,所有人屏住呼吸盯着屏幕——
0.28秒!小林跳了起来,我们成功了!
欢呼声中,周毅长舒一口气,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他看了看表,凌晨三点四十。窗外,东方的天空已经泛起鱼肚白。
大家回去休息几小时,十点准时到会议室准备演示。周毅拍拍手,今天干得漂亮。
走出办公楼,初夏的晨风带着微微凉意。周毅深吸一口气,突然想起半年前那个同样微凉的清晨——他站在科锐公司楼下,犹豫要不要递出辞呈的时刻。如果当时选择了安稳,现在会怎样
手机再次震动,打断了他的思绪。是王浩发来的照片:李婷生日派对上,林晓萱独自坐在角落,眼睛红肿,面前摆着半打空酒瓶。配文是:猜猜谁被甩了
周毅将手机塞回口袋,叫了辆出租车。在车上,他鬼使神差地点开了林晓萱的朋友圈——他们早已不是好友,但她的头像和背景图还是能看见。背景换成了一张海边的单人照,配文:重新开始。最新动态是三天前,一段模糊的夜景视频,没有文字,只有伤感的背景音乐。
周毅关闭了页面。这一切已经与他无关。
演示会异常成功。0.3秒的响应速度让投资人徐总连连点头,当场承诺领投创科的首轮融资。庆功宴上,赵明喝得满脸通红,搂着周毅的肩膀向所有人宣布:这是我们技术总监周毅的功劳!没有他,就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