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曙光,似乎觉得自己几十年的阴霾终于要从此一扫而光了。
自从家里的房子造好之后,每年春节大伟出门时,父亲总会叮嘱几句,咱们家如今只剩一件大事了,你在外别舍不得钱,该大方时千万别小气,钱不够了给我或你姐打电话。
对于自身的情况,大伟是清楚的,30岁之前,大伟的内心极度压抑,只想着一件事,那就是报仇。俗话说,父母之仇,不共戴天,大伟作为堂堂男儿,自不肯让母亲冤死。从参军及之后的那些年里,他的心里只有这一件事,他不交朋友,没有娱乐。关于他的内心,父亲是了解的。在当兵的那些年里,父亲每隔一个礼拜都要打一次电话,姐姐每个礼拜打两次电话。
data-faype=pay_tag>
父亲知道大伟心重,这么多年来,脸一直紧绷绷的,从来不见笑容,也从来不见他哭泣和难过。那年当兵回来,说好的工作成了泡影,大伟的脸上也毫无波澜。父亲托人给大伟相了很多姑娘,每次他都不愿出门相见,即使出门见了面,也从来不联系。大伟对自己说,我没有明天,还是不祸害人家为好。
年初从家里出来的时候,父亲仍然把大伟送到了汽车站,一路上,父亲还是那番话。他的听的有些腻烦,但是不能表露出来,他知道父亲这些年不容易。坐在车上,大伟看着父亲渐行渐远的身影,看着父亲日渐佝偻的背,他的内心是撕裂的,没为母尽孝,也未能宽慰父亲。母亲的事代价太大,那我就先完成父亲的心愿吧。
大伟第一次见到李秀丽的时候,他的眼睛多看了十秒,或许,我可以试试。他心想。
李秀丽是一个普通的姑娘,她身材不出众,容貌不出众,同时,她也拥有一个普通姑娘所具有的的优点,她心地善良,性格温和,勤俭朴素。大伟认为,这样的姑娘是最适合自己的。
大伟追女孩子并没有什么技巧,他是一个稳重老实的人,立军说,你只要能坚持就够了,容貌一般的女孩子内心没那么高傲,心底柔软就容易被感动,每天嘘寒问暖,每周两次水果,每半个月请一次饭。开始的时候别那么直接,需要含蓄委婉点,要为自己的行为找个理由。如果一开始她能接受几次,那么说明并不讨厌你,循序渐进就可以了。
事实也正是如此,到第六个月的时候,大伟邀请李秀丽去了一趟青岛,在去的火车上,李秀丽一路上头都靠着大伟,大伟的心里一直暖暖的,他觉得这样很好,他甚至想着这么多年的执着是不是错了,一路上多彩的风景,在大伟的心里暖暖地投下了波影。
事情的转变发生在青岛回来的第二个月,每次和大伟一起,李秀丽总是阴着脸。时断时续地,他也知道了一些消息。李秀丽的父母严重反对他俩的结合。两人差了八岁的年纪,且大伟只是个底层打工者,两人相距又是如此远,作为父母,他们不放心自己的女儿去穷乡僻壤受苦,尽管他们本身的日子并不见得好过。普通的女孩子虽然样样都好,却有一点最不好,她们的性格柔弱,生活中经常受制于父母,你根本无法见到他们理直气壮的样子。
大伟对此毫无办法,他做不了李秀丽的思想工作,他也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来对付李秀丽的父母。他们的恋情,如同一根在野外的蜡烛,在风的影响下,火苗一点点地变弱,随时都可能熄灭。
公司的倒闭,正式向大伟宣告他们恋情的结束。结清工资的那天晚上,李秀丽请大伟去街上的火锅店吃饭。李秀丽的主动行为给了大伟一种不好的预感。
事实也正是如此,李秀丽说她过两天就回家了,家里给她介绍了一个人,如果顺利,明年年初说不定就会结婚,就算不顺利,她也不想出门了。她说,她对不起大伟,如果可以选择,另外一个无论是谁,她肯定会选大伟,但是要她在父母与大伟之间做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