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大哥这是怎么了你们这些庸医。李泰愤怒不已。
回殿下,太子明天只能清醒一个时辰左右就会昏睡。
听说你快到长安了,已经等了许久了。
李泰听到太医的回答,越发加深了对我的信任。
李世民显然很吃李泰甜言蜜语的那一套,但是李泰不会是晋王李治的对手。
李泰回长安一个月后,我上表皇帝道李泰修著<<括地志>>有功,并且为纪念长孙皇后,李泰在龙门山开凿佛窟,镌刻《伊阙佛龛碑》,乃书法珍品。请求皇帝嘉奖。
有李泰的甜言蜜语,和我的上书,尽管朝臣反对,李世民还是封李泰为荣山王,在长安赐荣府,一切用度礼制仍然是以前的用度,远超晋王。
现在,朝廷最强外戚,长孙无忌已经不再支持李泰,而是转为支持李治。
这引起了李泰的反感,屡次在李世民面前告状。
无论是谁继位,李世民在继位之前都会扫清外戚,长孙无忌显然是必死的结局。
我对于这位舅舅也不想下死手,可谁让他老是要插手皇子夺嫡,还总是不支持我这位太子。那只能死了。
本以为借着长孙无忌带刀入殿之事,再加上贞观初年圣主亲私的舆论再起。李世民应该会动长孙无忌。
但是李世民对功臣张亮、刘洎都先后进行清洗,却没有动长孙无忌。
看来,李世民还是和上一世一样,存了临终托孤意思。
只是另一个临终托孤的对象褚遂良,并没有能力和长孙无忌抗衡,只能明哲保身。
这一世褚遂丹,褚遂良的胞弟是李泰造石窟的得力能手,看来只能先一步步拉拢褚家了。
随着我被废,李世民立李治为太子。但是还是顾及我的身体允许我不必前往封地长途跋涉,安心在长安养病,我被封恒山郡王,赐府邸。
大哥,怎么办。李泰最近来郡王府来得格外勤快。
我贴耳告诉他:兵。
出乎意料的,长安臣里支持我和李泰的王亲贵戚似乎比支持李治的人还要多。例如尚臣阳公主之列,也因此我圣旨拉拢住了杜、魏家之列有名的重臣。
第五章
继位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李世民病逝于终南山翠微宫的含风殿。
五十二岁,原本李世民本不必死这么早,只不过痴迷于长生丹术,吃了不少丹药,显然是毒死的。
同日。
我早已在终南山布置好了一切兵马。
李治前来接李世民的尸体时,我带兵冲出,我早算出李治一向以孝褒扬自己,此时必然会亲自来接李世民的尸体回宫举办一场体面的丧事。
有汉王李元昌和侯军集的人马,以及在齐王李祐谋反案中笼络的人手,再加上我和李泰的府兵,以及尚城阳公主等人的人马。
李世民早前特意将李勣贬出京城,以便李治继位后施恩召回,巩固新君权威。殊不知正合我意,早在齐王谋反案时,我就将此人拉拢。
战争很快结束。
李治不可置信
,但我利落斩下他的头颅。成王败寇,向来如此。不必可怜。
李祐这些年因为我的暗中支持,一路从黔州过来为我声援,人马越来越多,直至包围长安城。
因为杜家在长安臣内的响应,很快长安城沦陷,我入城称帝。
玄武门,还是那么熟悉。
我一步步走向前,身后兵马涌动。
前方张无忌为首等人已经打开城门。
李泰看着架势不对呀,不是我称帝吗怎么你称帝了。不过却不敢声张。
我提着李治的人头,丢到了长孙无忌等人的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