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7章 究极难题
能决断一切了?

    但父亲不可能错。

    要听他的。

    不过宋策现在的心情还是相当不错的。

    因为上午的辞赋科,他觉得自己发挥得不错。

    书。

    要读圣人书。

    但圣人之书,亦是圣人走过的路。

    读书人要读圣人书的同时,亦要行万里路。然后,再变成自己的书。

    搞清楚这个核心思想后,他便洋洋洒洒的创作出了一首文采斐然的辞赋。

    接下来,就是更重要的策论。

    咚的一声厚重回响,贡院的钟被撞响了。

    策论考试,开始了。

    主考官拿到试题后,便大声朗诵道:“去岁宜州蝗灾,百姓饥馑,流民四起,镇守之军队亦无粮饷,举国力方才平复。我朝数载无大战事,国库竟无余粮。令以此为题,作策论一篇。”

    国家粮食安全的问题啊。

    这种题目宋时安做的少,因为申论就不会涉及这种问题。

    和平时期,储粮安全的问题并不存在。

    但这可是古代,会出现这种情况太常见。

    这个题目,确实是这几届乡试里最深的一个。

    在将题干誊写后,宋时安准备在草稿纸上列论据了,但刚一落笔,就表情一凝,把毛笔放回了砚台之上。

    操!

    这他妈也太敏感了吧?

    他这才反应过来。

    朝廷没粮食,不全他妈是自己家干的吗?

    世家掌握了天下绝大多数的田亩。

    并且州郡的世家,还隐匿了大量的人口,用挂靠的方式,欺税骗税。

    普通百姓家里,是七分税。

    但世家的税,能够收到一成差不多得了。

    让宋时安写这种策论,不就是造自己老爹的反吗?

    要知道国子监那几位,基本上都是世家大族的族长。

    哪怕有位叫张兆的小老头,是寒门科考上去的,但入仕之后,置办田亩置办的比谁都猛。

    所以,出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

    难道说,他们觉得国库没有存粮,抛开他们不谈,还有别的解决方法。

    把百姓的税再提一下,到九成?

    我玩游戏都不敢这样搞!

    让世家拿钱,承担起豢养地方军队的责任?

    那军队就成私兵了。

    东汉末年开始分三国!

    扩大皇田的面积,直接供养朝廷。

    这样解决不了核心问题。

    碰到突发事件就是杯水车薪,抗风险能力太差了。

    想来想去,宋时安在稿纸上写下一列字——官绅一体纳粮。

    但下一刻,他又用一笔黑线划过,收回了这一句话。

    太敏感了。

    搞这种事情,一个头根本不够砍。

    所以说,策论的方向,就只有解决冗官问题,大裁员吗?

    想到这里的时候,他有些皱眉的抬起了头。

    发现对面的一些考生,已经开始执笔论文了。

    还有一部分则是抓耳挠腮,十分痛苦。

    痛苦的那帮人才是对的。

    能够看到题目就写的,压根就题目都没有看懂。

    策论的考试,就一定有最优解吗?

    可能你那个解决方法是最有效的。

    但有时候答案,需要顺应一下国势。

    当然,就算不是跟着国势走,也不能够完全的对抗大势。

    想着想着,宋时安终于明白了,然后豁然开朗!

    这一题,考的就是揣摩阅卷人的心理。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寒霜千年简介 >寒霜千年目录 > 第7章 究极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