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不久后,时光车开启了全球巡展。每到一个城市,都会举办青年设计师工作坊。在纽约站,一位华裔少年看着车内陈默的设计手稿,激动地说:原来冰冷的机器真的可以讲故事!

    当巡展回到国内,首站就设在当年的便利店旧址。如今这里已变成星火计划的城市展厅,但橱窗里依然保留着当年的黑咖啡货架。林小满带着小默站在橱窗前,看着玻璃上映出的两张笑脸,突然想起陈默曾说:设计就像拼图,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块。

    暮色中,时光车的车灯亮起,在地面投射出巨大的星星图案。小默牵着父母的手,踩在星光上:爸爸妈妈,我们的故事,会一直这样闪闪发光吗

    江宇将女儿抱起,指向夜空:当然,因为爱与梦想,永远不会熄灭。林小满靠在丈夫肩头,看着来往驻足观看的人群,突然明白:有些遗憾会变成种子,在岁月的滋养下,终会长成照亮他人的大树。

    第十四章:星辰的低语

    时光车全球巡展结束后,林小满收到了一封来自北极科考队的邮件。队长在邮件中写道:我们在格陵兰岛的冰原上,用您设计的星光投影系统为队员们举办了一场特殊的新年晚会,当极光与人工星光交织时,每个人都热泪盈眶。

    这个反馈让林小满萌生了新的想法。她与江宇商量后,决定发起星光援助计划,为偏远地区的学校、医院和社区捐赠定制的光影设备。小默主动担任儿童设计顾问,她设计的星星教室方案,用可折叠的星光幕布和互动投影,让孩子们在星空下学习。

    在一次前往山区小学捐赠的途中,林小满遇到了个叫阿野的男孩。他总爱用树枝在地上画汽车,虽然线条稚嫩,却充满想象力。林小满蹲下身问他:想不想来星屋学习设计男孩眼睛一亮,又迅速黯淡下去:我要照顾生病的奶奶。

    回到家,林小满和江宇商量后,决定在当地设立星火乡村工作站,不仅为孩子们提供免费的设计课程,还帮助村民用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结合,开发文创产品。阿野成了工作站的第一个学员,他设计的山鹰背包,将民族刺绣与机能风完美融合,在公益设计展上大获好评。

    星屋的地下仓库里,陈默的设计手稿已被整理成电子数据库,向全球设计师开放。每天都有来自不同国家的邮件,分享着受这些图纸启发而创作的作品。其中一封来自非洲的邮件让林小满印象深刻:您的设计教会我,即使在最贫瘠的土地上,也能开出创意的花。

    小默十五岁那年,她主导设计的星语项目正式启动——通过收集世界各地人们的心愿,将其转化为独特的光影图案,在星屋的穹顶上实时展示。某天,一个来自孤儿院的孩子写道:希望能有一颗永远不会熄灭的星星。当晚,星屋的星空投影中,出现了一颗始终闪耀的金色星星。

    随着科技的发展,星火计划开始涉足虚拟设计领域。江宇带领团队开发了默之境元宇宙空间,用户可以在这里建造自己的理想城市,使用的所有基础模块,都源自陈默和历年来优秀学员的设计。

    在一次国际设计论坛上,林小满展示了默之境中诞生的百万个建筑作品:这些不是冰冷的数据,而是百万个梦想的具象化。陈默曾说,设计的终极目标是让人幸福,我想,我们正在无限接近这个目标。

    某个宁静的夜晚,林小满独自来到星屋的观测站。天文望远镜中,她看到了一颗新发现的小行星,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其命名为mo。她对着星空轻声说:你看,你的名字,已经和星辰一样永恒。

    窗外,微风拂过星屋的风铃,发出清脆的声响。这些由废旧扳手改造的风铃,是历年星火计划学员的作品。它们在夜色中轻轻摇晃,仿佛在诉说着一个跨越时空的故事——关于爱、坚持与传承的故事,而这个故事,仍在继续书写。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烟火人间的爱与痛简介 >烟火人间的爱与痛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