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突然剧烈咳嗽,咳出来的痰液中带着血丝。医院的检查结果如同重锤——肺部发现恶性肿瘤。面对这个消息,苏棠强撑着在医生办公室问完所有治疗方案,走出诊室后却在楼梯间崩溃痛哭。

    妈妈,别怕。念汐紧紧抱住她,我们一起想办法。母女俩瞒着沈知远制定了详细的治疗计划。苏棠重新拿起画笔,开始设计疗愈空间——用柔和的色调、自然的材料,为癌症患者打造温暖的治疗环境。她希望通过自己的设计,能减轻丈夫治疗时的痛苦。

    沈知远很快察觉到了异样。当他在书房发现抗癌药物说明书时,没有质问,只是将苏棠和念汐拥入怀中:傻丫头们,我早不是那个会被打倒的年轻人了。他笑着擦去她们的眼泪,我们一起把这场治疗,当成新的设计项目来攻克,好不好

    化疗期间,沈知远的头发渐渐掉光,身体也越来越虚弱。但他依然坚持每天在笔记本上写诗,用诗意的语言记录下与病魔抗争的日子。其中一首写道:我与癌细胞谈判它索要我的健康我却用爱为它筑起温柔的牢笼。

    念汐将父亲的诗配上插画,制作成精美的诗集。她还在社区发起生命之诗活动,邀请癌症患者和家属写下自己的故事,用艺术的形式展现生命的坚韧。活动反响热烈,许多患者通过创作找到了精神寄托,而沈知远的诗集,成了最受欢迎的抗癌指南。

    一次治疗间隙,沈知远提出想去看看他参与建造的所有建筑。苏棠和念汐开着房车,带着他踏上了建筑之旅。他们重访危桥,如今的桥身坚固如磐,桥下的河水波光粼粼;在爱的灯塔下,沈知远抚摸着自己亲手浇筑的基石;纪念馆里,他看着当年抗洪战士的照片,与参观者分享那段峥嵘岁月。

    旅途的最后一站,是念汐设计的临终关怀中心。这是她瞒着父母进行的秘密项目,整个建筑像一片漂浮的云朵,内部空间充满阳光与绿植。爸爸,这里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念汐哽咽着说,您教会我,生命的意义在于传递温暖,这个地方,会让更多人带着尊严与爱,走向人生的下一程。

    沈知远坐在观景窗前,看着夕阳缓缓沉入大海。他握着苏棠和念汐的手,轻声说:我这一生,像一本未完成的诗行。但有你们做我的韵脚,每一个字,都成了最美的句子。海风掠过窗台,掀起诗集的书页,那些未写完的诗行,在爱的续写下,终将成为永恒的绝唱。

    第十四章:灯塔的传承

    沈知远走的那天,海面上飘着细雨。他是在睡梦中离开的,枕边放着未完成的诗集和苏棠设计的灯塔模型。念汐为他穿上最爱的那件蓝色衬衫,领口别着贝壳胸针,那是他们第一次去海边时,沈知远捡来送给她的礼物。

    葬礼在爱的灯塔下举行。前来送行的人挤满了整个海滩,有他教过的孩子、参与过项目的工人、被他的故事感动的陌生人。苏棠将《潮汐日记》捐赠给了当地图书馆,扉页上写着:献给所有在生活浪潮中坚守的人。

    念汐继承了父母的遗志,将工作室更名为潮汐设计基金会。她发起灯塔计划,为偏远地区的孩子提供设计教育,培养他们用创造力改变生活的能力。每到寒暑假,她都会带着孩子们来到海边,教他们认识海洋、绘制建筑草图,就像当年沈知远带着她做的那样。

    苏棠则投身于癌症患者关怀事业。她设计的疗愈空间在全国推广,通过巧妙的空间布局和心理疏导设计,帮助无数患者重拾生活信心。她常常去医院给患者们讲课,分享沈知远的抗癌故事,鼓励大家把苦难写成诗,把痛苦变成光。

    五年后的一个清晨,苏棠在整理沈知远的遗物时,发现了一个尘封的铁盒。里面除了他们的结婚戒指、念汐的婴儿照片,还有一份手写的遗嘱:将我的骨灰撒入大海,让我化作守护灯塔的浪花。

    在一个月圆之夜,苏棠和念汐乘船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爱在潮汐之间简介 >爱在潮汐之间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