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乾隆三十二年,梅雨时节的江南笼罩着一层化不开的雾气,像是上天打翻了砚台,将整个天地都浸在湿漉漉的墨色里。齐明远抹了把脸上的雨水,青布长衫早已湿透,冰凉的布料紧贴着脊背,仿佛有无数细小的虫子在皮肤上爬行。他望着官道上越积越深的水洼,浑浊的水面倒映着他憔悴的面容——连续三日的急行让这个书生看起来活像个水鬼。

    这位公子,可是要寻住处

    声音像一柄薄刃划破雨幕。齐明远猛地转头,雨帘中不知何时出现一座青砖黛瓦的宅院,朱漆大门上铜兽衔环泛着幽光。门缝里立着个戴银色面具的少女,只露出尖俏的下巴和樱唇。她手中提着的白纱灯笼在风中摇晃,映得门楣上藏绣坊三个鎏金大字忽明忽暗,那笔画转折处竟渗出暗红色,宛如凝固的血迹。

    这...齐明远喉头发紧,来时路上分明没有宅院。他下意识后退半步,却见一滴雨水落在少女手背,竟顺着肌肤滑落而不沾分毫。雨点突然变得密集,砸在青石板上溅起铜钱大的水花,打湿了他本就残破的靴子。

    坊主说,淋了寒雨要落下病根的。绣娘侧身让出通道,面具在灯笼映照下泛着诡异的青白,公子莫怕,我们这儿专收无家可归的可怜人。她说话时嘴唇几乎不动,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山谷里飘来的回声。

    跨过门槛的刹那,一股奇异的香气钻入鼻腔。不是寻常绣坊的熏香,倒像是陈年檀木混着麝香与某种药材的味道,闻得人头晕目眩。天井里七八个绣娘正在收晾晒的绸缎,清一色银面具在暮色中闪烁,竟无一人交谈。她们移动时裙裾纹丝不动,仿佛飘在水面上的纸人。

    坊主在花厅等您。引路的绣娘突然停步。齐明远这才发现回廊尽头的雕花木窗透出暖黄的光,窗纸上映出个端坐的人影,那人影似乎早就知道他会来,正微微前倾着身子。他整了整衣冠正要上前,忽听身后咔嗒一响,大门落了锁,那声音清脆得像是什么东西咬合在了一起。

    花厅里的女子背对着门,云鬓间一支银簪缀着泪滴状的红玉,在烛光下像一滴将落未落的血。听到脚步声,她转过来的瞬间,齐明远手中的书箱咚地砸在地上,箱中笔墨纸砚散落一地——这分明是他梦里常见的那张脸,连左眼角那颗朱砂痣的位置都分毫不差。

    公子认识我女子葱白的手指抚过案上绣绷,那半幅并蒂莲鲜活得仿佛要滴出血来,花瓣边缘竟真的沁着暗红。见齐明远呆立不语,她忽然轻笑一声,笑声里带着金铃相击般的清越:奴家苏挽晴,是这绣坊的主人。说话时她腕上银镯轻响,那镯子内侧刻着细密的符文,在烛火下时隐时现。

    齐明远喉结滚动,三年前那场大病后,他便时常梦见个穿藕荷色衫子的姑娘在月下刺绣。最清晰的一次,那姑娘将染血的银针递到他手中,说:等君来解同心结。醒来时他掌心竟真有一道红痕,三日方消。

    苏...苏姑娘。他慌忙作揖,衣袖带起的风让烛火猛地一跳,在下齐明远,赴京赶考途经此地...

    知道。苏挽晴突然打断,又急急抿住嘴唇,那唇色比案上绣的牡丹还要艳上三分,我是说,雨天留客乃常理。她起身时裙角掠过地面,齐明远注意到她没穿绣鞋,雪白的罗袜上沾着几点暗红,随着她的移动在地砖上留下淡淡的印子,像是一串凋零的梅花。

    晚膳出奇丰盛,八宝鸭、鲈鱼脍、蟹粉狮子头...都是江南名菜,却不见其他绣娘。苏挽晴执壶斟酒时,齐明远瞥见她腕内侧有道狰狞疤痕,蜿蜒如蜈蚣,疤痕周围的皮肤泛着不正常的青紫色。坊里规矩多。她似乎察觉他的目光,广袖倏地垂落,遮住了那道伤痕,西厢已收拾妥当,公子切记子时后莫要出屋。说这话时,窗外恰好传来更鼓声,惊飞檐下一只乌鸦。

    梆子敲过三更时,齐明远被簌簌声惊醒。月光透过窗纸,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血绣坊:面具下的百年情劫简介 >血绣坊:面具下的百年情劫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