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八章 又是一日无暇
    道院的丹坊,独据一座青峦,背倚几柱险峯。

    随处可见的药田,环山而布,绵延起伏,其间殿阁错落,青烟缥缈……

    又有许多道人行色匆匆。

    有的,是在此司职帮事,有的,是来此研习丹术,有的,是借丹室开炉,也有的,是往坊中丹斋,求丹、购丹……

    行来往去,熙熙攘攘,几乎可以说,是道院中最见人气之处了。

    应阐出了关,便往丹坊而来。

    倒不是为其它,只是李玄英留下的五精丹已见了底,须往五气炉走上一遭。

    好在应阐已修成法力,倒是不必借由李玄英,才能获取五精丹了。

    他由大门而入,便见前院之中,立有一尊巨型丹炉,其高三丈,顶上炉首已与后方丹斋的脊兽齐平,瞧着虽无想象之中一般神异,却也独有一种厚重。

    这便是五气炉了。

    李玄英大致与应阐说过,取五精丹的法门——

    由炉身渡入法力,依着上方镌刻的符纹而转,随后静待即可。

    他依法炮制,又把瓷瓶取出,只见炉身的孔洞之中飘出一道五彩烟气,落至瓶底一滚,十数颗丹丸已成了形。

    没想到五精丹是如此得来,应阐颇是有些惊奇。

    也不知道这汲取五气,精炼为丹,究竟是何原理?若是通晓此理,能否不借五气炉而为?

    应阐想到此处,却不禁失笑。

    道家修士,若是修成玄光,完成内外天地的交汇,就已能够做到餐风饮露,食气而生。

    又何必钻研此法?

    他摇摇头,把丹丸收好,便又越过五气炉,向着其后丹斋而去。

    丹斋是坊中售丹之地,收道功,也收法钱,虽然应阐二者皆无,但既然已到此一行,也不耽误开开眼界。

    道院的丹坊丹斋,毕竟不是以生意为主。

    应阐进入其中,并没有人急忙迎上前来,但他向帮事道人请教时,对方也会与他耐心道来。

    应阐这才知道,原来丹药亦有这么多的门道。

    世人通常想象的丹药,无非治病疗伤,增长修为,延寿添福……

    但实际上,远远不仅如此。

    譬如丹斋之中,有飞廉丹,即使不通任何风行法术之人,服此丹后,也可呼风御气,丹力耗尽之前,随心所欲,运用自如。

    与之相似的,还有厌火丹,可以借之御火,羽化丹,可以借之飞行……

    都是能助人施展法术的灵丹,但是作为丹药,其与符箓不同,不仅能够用于应变对敌,也能用于体悟法术,裨益修行。

    除此之外,还有服之即能增长九牛二虎之力的丹药,使人能够一心二用的丹药,服后幻象重生,有助淬炼心神的丹药……

    当然了,直接有益于修行的丹药,自也不会少了。

    有能补益元气的玄参丹,能助周天运转的白阳丹……

    甚有能如‘灌顶’一般,直接增长大量法力的丹药,只是服此丹药之后,亦需以不断搬运、凝炼,才有可能完全纳为己用,而不使玄功驳杂。

    五花八门,无所不包。

    “如何,师弟可有看上的丹药?”

    应阐当然有看上眼的丹药,而且十分不少,可惜囊中羞涩,只好歉然。

    帮事道人见状,也不意外。

    他早看出应阐不甚了解丹药,也应不是为了购丹而来。

    但他并未不耐,反而微微一笑,说道:“无妨,若有什么不解,仍可问我。”

    说着,还从墙上取下一个青皮葫芦,倒出其中一颗,递予应阐:“方才,我见师弟目光久留于此丹上,想是十分心仪,便赠一枚予你把。”

    “这?”应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我以灵宝铸长生简介 >我以灵宝铸长生目录 > 第十八章 又是一日无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