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4章 暗流博弈(5月2日 - 5月11日)
里】

    。尽管未发生战斗,但为了监听苏军通讯、分析情报,情报部门已消耗12万积分。夜幕下的维也纳,探照灯依旧在防线来回扫射,士兵们枕戈待旦,整个城市弥漫着山雨欲来的紧张气氛。

    第二节

    唇枪舌剑(5月3日

    -

    5月6日)

    接下来的四天,谈判陷入了漫长而艰难的拉锯战。每天清晨,汉斯都会准时收到参谋部的情报简报。卫星图像显示,苏军在后方秘密修建了多个临时机场,运输列车满载着坦克、火炮和补给物资,频繁往返于莫斯科与前线之间。更令人不安的是,情报站截获的密电显示,苏军正在东欧各国大规模招募新兵,战争动员的规模远超预期。这些信息让汉斯更加确信,所谓的谈判不过是敌人争取时间、筹备进攻的缓兵之计。

    5月4日的谈判中,苏军突然抛出了"共管维也纳"的新方案。科瓦廖夫中将得意地展示着文件:"考虑到贵军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做出让步。维也纳由苏德双方共同管理,城市的行政权归苏维埃政权,德军可以保留少量象征性驻军。这已经是我们能给出的最大诚意了。"

    "这和直接占领有什么区别?"汉斯拍案而起,愤怒之情溢于言表,"维也纳是我们用无数士兵的鲜血和生命守住的城市,绝不会拱手让人!"他随即命人展示了一份厚厚的请愿书,上面密密麻麻地按满了当地居民的手印,每一个手印都代表着对德军驻守的支持。"看看吧,这就是维也纳人民的意愿!"

    科瓦廖夫见状,脸色阴沉下来,转而威胁要对维也纳实施经济封锁:"你们的补给线能撑多久?周边的村镇都在我们的控制范围内,只要切断粮食和燃料运输,不出一个月,你们就会不战自溃。"汉斯早有准备,他调出全息沙盘,详细展示了近期的重大发现:隐藏在喀尔巴阡山区的地下粮仓、斯洛伐克边境的地热资源,还有通过情报战获取的苏军后勤基地分布图。"感谢贵军的疏忽,我们的物资储备足够支撑半年。倒是贵军在喀尔巴阡山区的后勤基地,不知道还能保存多久?"这句话直击要害,让科瓦廖夫脸色骤变——德军显然已经掌握了苏军的关键情报。

    在战俘问题上,双方同样争执不下。苏军要求立即无条件释放所有俘虏,声称这是人道主义原则;汉斯则坚持以"一对一交换"为条件,并且列出了详细的交换名单。"贵军俘虏了我们的技术兵,他们掌握着新型坦克的核心机密。"汉斯拿出一份审讯记录,"如果不能换回同等价值的人员,我们只能将他们转移到更安全的地方。"

    这几日,系统积分虽未因战斗消耗,但为维持谈判期间的警戒状态,每日需额外支出3000积分用于能源供应、装备维护和情报收集。参谋部不断提醒资源消耗过快,但汉斯毫不动摇:"情报显示,苏军每拖延一天,前线兵力就增加2000人,这笔账必须算在谈判成本里。"双方在谈判桌上你来我往,每一句话都是精心设计的武器,每一次交锋都是智慧与意志的较量。

    第三节

    舆论攻防(5月7日

    -

    5月8日)

    5月7日清晨,一则突如其来的消息打破了谈判的僵局。苏军通过国际广播发布了一份精心炮制的"和平声明",宣称德军拒绝一切合理的停战条件,执意将战争继续下去。声明中还附上了篡改过的谈判记录,将汉斯描绘成一个冥顽不灵的"战争狂人",试图将战争责任全部推给德国一方。

    "卑鄙的手段!"汉斯在指挥部里怒不可遏,一拳砸在桌子上,震得桌上的文件散落一地。他立即召集宣传部门,制定反制策略:"我们要向全世界揭露真相!消耗2万积分,启用所有秘密电台,联系欧洲各国的地下抵抗组织,向全世界广播真实的谈判内容。"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1945德军团长的系统逆袭简介 >1945德军团长的系统逆袭目录 > 第14章 暗流博弈(5月2日 - 5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