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0章 烽火西燃:跨欧大陆的钢铁博弈
炮弹将英军据守的桥梁炸成废墟,混凝土碎片如雨点般落下。

    在激烈的巷战中,德军士兵三人一组,相互配合。手持“铁拳”火箭筒的士兵负责摧毁英军的火力点和装甲车,p40冲锋枪手提供火力掩护,工兵则利用爆破器材开辟前进道路。双方在街道、房屋中反复争夺,每一栋建筑都成为了血腥的战场。当最后一名英军士兵举起白旗时,系统提示音响起:【占领阿纳姆,获得积分18万;歼灭英军第1空降师一部,获得积分15万】

    。但这场胜利也让德军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街道上,德军士兵的尸体与英军的残骸交织在一起,诉说着战争的残酷。

    第三节

    阿尔卑斯鏖战:南方集团军群的山地绞杀

    在巍峨险峻的阿尔卑斯山脉,凛冽的寒风呼啸而过,气温低至零下15度。南方集团军群的士兵们裹着厚厚的防寒服,背着沉重的装备,在崎岖的山路上艰难前行。远处,法军依托马奇诺防线的延伸工事,在各个隘口布置了大量反坦克炮和碉堡,如同铜墙铁壁般阻挡着德军的去路。

    德军指挥官冯·伦德施泰特站在一处高地上,用望远镜观察着法军阵地,眉头紧皱。“这些该死的工事,就像铁刺猬一样。”他喃喃自语道。随后,他果断下令:“用积分兑换山地炮,给我炸开一条通道!”

    参谋部迅速行动,消耗18万积分,为部队兑换了60门lefh

    1840山地榴弹炮。这些火炮采用了轻量化设计,可以拆解成多个部分,由骡马运输上山。但即便如此,运输过程依然充满艰辛。士兵们牵着骡马,在陡峭的山路上缓慢前行,脚下是万丈深渊,稍有不慎就会粉身碎骨。许多骡马因为体力不支摔倒,连带着火炮零件滚落山崖,士兵们只能冒着生命危险下去寻找。

    当第一门山地榴弹炮被组装完毕,对准法军碉堡时,士兵们的脸上露出了期待的神情。“开火!”随着一声令下,炮弹呼啸着飞向敌军阵地。“轰!”一声巨响,法军的一座碉堡被炸得粉碎,碎石飞溅,法军士兵的惨叫回荡在山谷间。但法军很快组织起反击,他们利用地形优势,在山洞和岩石后架起迫击炮,对德军进行精准打击。

    在关键的圣哥达隘口争夺战中,德军侦察兵经过数日的潜伏侦查,终于发现法军的弹药库隐藏在一处隐蔽的山洞中。一支由150名山地猎兵组成的突击队,携带炸药、攀爬装备和便携电台,趁着夜色发起突袭。他们身穿迷彩服,如同壁虎般沿着近乎垂直的山壁攀爬,冰冷的岩石将手指冻得失去知觉,但没有一个人发出一声呻吟。

    当突击队接近洞口时,遭遇法军哨兵的巡逻。一名德军士兵眼疾手快,掏出消音手枪,迅速解决了哨兵。随后,他们小心翼翼地潜入洞内,安置好炸药。随着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响起,巨大的气浪将洞口的岩石掀飞,法军的弹药储备瞬间化为乌有,洞内的法军士兵非死即伤。

    在正面战场,德军的山地师与法军展开了逐山逐岭的残酷争夺。双方在雪线以上的高地反复拉锯,每一次冲锋都伴随着士兵的惨叫和枪炮的轰鸣。德军利用积分兑换的防寒装备,在极端天气下保持着相对较好的战斗力,但法军也凭借着熟悉地形的优势,顽强抵抗。

    在一座名为“鹰巢”的高地上,德军与法军展开了长达三天三夜的激战。法军占据着山顶的坚固工事,德军多次发起冲锋都被击退,伤亡惨重。德军指挥官决定改变战术,抽调精锐组成敢死队,趁着夜色从后山的悬崖峭壁进行突袭。敢死队员们系着安全绳,在黑暗中摸索着向上攀爬,不时有碎石滑落,砸在他们的钢盔上。

    当敢死队成功登上山顶,出现在法军背后时,法军顿时陷入混乱。德军前后夹击,经过一番激烈的白刃战,终于占领了“鹰巢”高地。当德军的军旗在山顶飘扬时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1945德军团长的系统逆袭简介 >1945德军团长的系统逆袭目录 > 第20章 烽火西燃:跨欧大陆的钢铁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