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钢铁绞索:决战欧洲的生死博弈
击车突然开火。88毫米穿甲弹如同离弦之箭,准确命中谢尔曼的炮塔,巨大的冲击力将炮塔掀飞到十米开外,车内的美军士兵当场死亡。但美军很快调整战术,他们将4a3e2“小飞象”重型坦克调至前线作为先锋。这种坦克装备了厚重的装甲,德军的75毫米火炮对其难以造成实质性伤害。
在关键的科布伦茨桥头堡争夺战中,美军更是投入了新型的26“潘兴”重型坦克。这种装备90毫米主炮的钢铁巨兽,在1500米外就能击穿德军四号坦克的正面装甲。德军的四号坦克在“潘兴”面前,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德军指挥官见状,紧急调用积分兑换的150毫米sfh
18榴弹炮,对美军装甲集群进行覆盖射击。巨大的炮弹拖着长长的尾焰,呼啸着飞向美军阵地,在美军坦克群中炸开,弹片横飞,多辆“潘兴”坦克被掀翻,车体严重受损。
然而,美军的空中优势彻底改变了战局。p
-
47“雷电”攻击机携带凝固汽油弹,对德军阵地进行地毯式轰炸。在美因茨郊外,德军的装甲集群瞬间被熊熊大火吞噬,数十辆坦克在燃烧的火海中苦苦挣扎,最终被烧成废铁。德军士兵们在火海中四处奔逃,许多人被火焰灼伤,惨叫声响彻云霄。为了应对美军的空袭,德军消耗8万积分,紧急部署了400套高射机枪防空阵列。当第一架p
-
47被击落时,德军士兵们发出了短暂的欢呼,但很快又被新的空袭警报声淹没。美军飞机如同蝗虫一般,一波接着一波袭来,德军的防空火力在高强度的空袭下逐渐显得捉襟见肘。
至6月21日,美军凭借强大的装甲力量和空中支援,突破了德军的两道防线,推进至莱茵河中游。德军面对美军的强大攻势,不得不炸毁所有桥梁,以阻止美军的进一步推进,并在河西岸重新组织防御。系统提示:【莱茵河防线中段失守,扣除积分3万;击毁美军装甲车辆437辆,获得积分22万】
。汉斯在收到战报后,眉头紧锁,在战报上批注:“西线急需增强防空力量,优先调配高射炮和防空弹药!”此时的西线战场,硝烟弥漫,战火熊熊,德军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一场更为艰苦的防御战即将展开。
第四节
南线僵局:阿尔卑斯山的冰雪鏖战
在巍峨险峻的阿尔卑斯山脉,气温低至零下15度,寒风呼啸,雪花纷飞。南方集团军群与法军的战斗进入了白热化阶段。6月20日清晨,法军集中三个山地师的兵力,对圣哥达隘口发起了总攻。他们利用山地地形,采用直升机将突击队空降到德军防线后方,试图对德军进行前后夹击,一举突破防线。
德军早有防备,通过积分兑换的红外探测仪,提前发现了法军的行动。指挥官冯·伦德施泰特立即做出部署:“各部队注意,敌军空中突击,炮兵准备,优先打击敌军直升机起降点和集结地!”部署在山腰的lefh
1840山地榴弹炮发出怒吼,炮弹拖着长长的尾焰,准确地落在法军的集结地和直升机起降点。剧烈的爆炸声响起,法军的直升机被炸毁,士兵们被炸得四处逃窜。
在狭窄的山路上,法军的坦克由于地形限制,无法展开有效的攻击,反而成为了德军“铁拳”火箭筒的活靶子。德军士兵们隐藏在岩石和工事后方,等待法军坦克靠近。当法军坦克进入射程后,“铁拳”火箭筒喷射出火焰,火箭弹准确命中坦克,将其炸成燃烧的残骸。法军见状,改变战术,试图徒步进攻。但德军早已在沿途布置了大量用积雪制作的诡雷和绊雷。法军士兵在行进过程中,不断触发地雷,爆炸声此起彼伏,许多士兵被炸伤或炸死。
在勃朗峰南坡,双方展开了残酷的阵地争夺战。德军在悬崖上设置了坚固的机枪巢,居高临下,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