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3章 暗潮经济战:积分驱动下的战略转型
    暗潮经济战:积分驱动下的战略转型

    在微风中轻轻晃动,系统面板上

    42万

    的积分数字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刺眼,仿佛是命运的倒计时。

    “启动‘钢铁动脉’计划,用积分优先兑换基建设备!”汉斯的声音低沉而坚定,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他的指令如同一记重锤,打破了现场的死寂。参谋部的军官们迅速行动起来,他们在临时搭建的指挥帐篷内彻夜未眠,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反复推演、计算,终于连夜制定出了详细的重建方案。最终,他们决定将20万积分投入到基础设施的重建工作中,这些积分将化作重建的基石,承载着德国复兴的希望。

    首先是重型机械设备的兑换。300台履带式推土机成为了重建的先锋力量。这些推土机并非普通的工程设备,每一台都配备了先进的红外夜视仪,这使得它们能够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间持续作业。红外夜视仪的镜头能够捕捉到微弱的热源,即使在漆黑的环境中,操作员也能清晰地看到前方的路况和障碍物。推土机的驾驶室采用了全封闭设计,配备了舒适的减震座椅和完善的空调系统,能够为操作员提供相对良好的工作环境。其巨大的铲斗由高强度合金制成,边缘经过特殊处理,能够轻松铲起数吨重的碎石和瓦砾。

    在莱茵兰工业区,当。

    第四节

    贸易网络:多重利益的隐秘交织

    远东贸易的成功,如同打开了一扇通往财富和战略优势的大门,促使德军开始构建更为庞大和复杂的贸易网络。他们深知,在这个充满竞争和博弈的世界中,只有建立起广泛而稳固的贸易关系,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为了确保贸易信息的安全传递,德军用积分兑换了先进的密码机,建立起了一套跨大陆的加密通讯系统。这套系统采用了复杂的加密算法,能够将贸易信息转化为一串看似无规律的代码。只有拥有相应解密密钥的人员,才能解读出信息的真实内容。无论是在欧洲的柏林,还是在远东的贸易站点,德军的贸易人员都可以通过这套系统安全地传递情报、协商交易细节,大大提高了贸易的安全性和效率。同时,德军在阿拉伯半岛采取了巧妙的策略,他们雇佣当地部落,给予丰厚的报酬和物资支持,换取部落对石油运输线的保护。这些部落熟悉当地的地形和环境,拥有丰富的战斗经验和灵活的作战方式。他们在沙漠中设立了多个据点,密切监视着周边的动静,一旦发现有威胁石油运输线的情况,便会迅速出击。在他们的保护下,德军的石油运输线得以安全畅通,大量的石油资源源源不断地运往德国,为工业生产和军事行动提供了强大的能源支持。

    更具野心的是,德军将目光投向了日本。当时的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陷入困境,急需各种军事装备和技术支持。德军通过泰国的中间商,与日本建立了秘密的贸易渠道。他们向日军出售经过降级处理的防空雷达和潜艇探测仪。这些设备虽然在性能上相比德军自用的版本有所削弱,但对于日本来说,依然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防御能力。作为交换,日本提供橡胶和锡矿等战略物资,这些物资是制造军事装备和工业产品的重要原料。通过与日本的贸易,德军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物资储备,同时也在远东地区扩大了影响力。

    在欧洲内部,占领区的黑市成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德军将积分兑换的奢侈品,如瑞士手表、法国香水等,通过地下渠道销往中立国。这些奢侈品在中立国市场上供不应求,价格高昂。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一箱德国产的高档钢笔能换取三倍价值的铁矿石。德军通过这种黑市交易,获取了巨额的利润,而这些利润又被重新投入到军工研发和经济建设中,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然而,贸易的扩张并非一帆风顺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1945德军团长的系统逆袭简介 >1945德军团长的系统逆袭目录 > 第23章 暗潮经济战:积分驱动下的战略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