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文英公主
    那天在皇家举办的晚宴上,江虞好像迷迷糊糊记得一点,有一个位置空着,她问了秦寂,秦寂说那是长公主的位置,再后来,好像就不了了之了,按这文英公主的出生年份来看,这空着位置的长公主就是她。

    可分明已经被除名了,为何还要在晚宴上留着她的位置。

    再翻翻找找,又找到了近期的史料,或许是因为年份太近,没有装订成册,只是零零散散的国报堆叠在一起。

    没有目录,查找起来要费点时间,在仔仔细细翻完后,江虞发现这上面完全没有这个文英公主的痕迹。

    看来被废之后,她就真的不活跃在政坛了。

    可那个空缺的位置似也化作了缺口,烙印在江虞的内心。

    到底是哪位权臣或是皇亲国戚依然要保留她的位置。

    江虞摩挲着那为数不多的字迹,短短几个字能看出,这文英公主是干出了翻天覆地的大事,父权制惧怕她,先是废了她,在将她在史书上压缩,又是谁能在火坑上跳舞,主动力挺一个被历史淘汰的人。

    思考没有结果,只能先着手继续寻找有关这文英公主的文书。

    倒是在一本叫做《后宫百事录》的书中又看到了这个名字。

    书中写道:【长公主文英,庆元28年生,少时饱读诗书,却孤僻自负,新帝登基后,未及时纳后,由文英公主代掌后宫。

    奈其野心过胜,插手朝政,与大理寺卿私通,并借此插手朝政,导致朝纲不稳,民心动乱,故被废除。

    】大理寺卿几个字映入江虞眼帘,这大理寺卿说是···一个熟悉的人脸在脑海中浮现。

    她心里一惊,再去翻阅那个人物列传,这个时间点,袁大人是在位的,且依然是任职于大理寺卿。

    但对于此案,袁大人好像并未受到惩罚,不过在这件事往前几年,袁大人做出的功绩不少,官位也是年年攀升,直到了这件事发生以后,史书上就极少出现他的名字,出现了也都是些协助办案之类的,直到现在,他的官位依然没有变化,都是大理寺卿。

    看来私通的事不能说对袁大人没有影响,但要比那位文英公主要小得多。

    现在江虞甚至想找袁大人问问此事的原委,但理智告诉她这肯定是不妥的。

    那还有人能解答这个问题吗,知道这件事就要在官场任职,自己还要认识。

    嘴上的伤口一跳一跳地疼,大雨,浸湿的衣衫,好不容易丢掉的场面有一次出现在眼前,该死的,这让她又想起秦寂,江虞欲哭无泪,只能继续翻找资料。

    又查阅了几本,几乎都是再说这文英公主参政后被废,她如何参政,参政后干了什么一点也没有说,别的就算是乱臣贼子也会简要概括,倒是到了这文英公主这就变成了寥寥几笔。

    江虞这下是真的从这笔墨中感受到了不公。

    不过,若是史书上不写,去民间看看或许会有收获。

    像是这样长公主私通权臣祸乱朝纲这种皇室花边新闻,百姓们一定是很津津乐道的。

    她简单收拾出门,一个人在市井闲逛,看到有家讲画本子的茶楼,就走过去一问。

    “老板娘,这里可有讲文英公主的画本子。

    ”“有的有的,翠庭包厢马上开讲,小姐,要不先买个门票?”江虞掏出钱包,豪爽的人在前面,老板娘看着,眼睛跟放了光是的。

    “姑娘,你这钱,包场也绰绰有余了。

    ”“那就包场。

    ”“好嘞!”老板娘把江虞引进去,走到一个包厢里,既然是包场,时间机动,江虞一去就直接开讲了。

    只见那个说书人头顶着草帽,穿个粗布马褂衫,手里拿个折扇,江虞皱了皱眉,觉得这人倒像个农民来假扮的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夫君总想爆我马甲简介 >夫君总想爆我马甲目录 > 文英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