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章
第35节
    茯苓说了大实话,“在裴家小姐谁的脸色都要看,这边只一个七爷,瞧着他往后也不是常在家里的,银钱还都是小姐赚着把着,不总遇上兵乱,日子多自才呢,小姐这回嫁得比上回要实惠!”

    可不就是这么回事,冯妙嫦和忍冬都被她逗笑了!

    于是回枕霞轩用过哺食后,冯妙嫦提笔给家里写了封信。

    虽说再嫁随己,可这样的大事她自己就决定了,心里难免心虚忐忑。

    和家里当然不能说她是为着给七爷化解劫难才许的嫁,就算是为着报救命之恩,于家人也太难以接受了。

    斟酌一番后,恰好冯升就是为躲兵乱才匆匆走的,也是事实,冯妙嫦就添添减减写了兵乱中她和七爷先共乘一骑,后又共坐一车,朝夕相对了七日才到的河西。

    按她的想法是再不准备嫁了,可如此情形下,想留在河西不被人戳戳点点议论,只有嫁七爷一途了。

    好在七爷也是有担当的,先求亲免了她的尴尬不说,还给了她万两的聘礼,于内于外都保全了她的脸面……

    洋洋洒洒写完了,才发现竟写了十几页出来,折起来很厚的一沓。

    封好信封,冯妙嫦打发大翠拿去给西岭。

    昨儿西岭就说了,往后要往家里寄信就交给他,他那边有七爷专门传递消息的通路,往庐州寄信至多不超过十日。

    快了一个月还多,所以虽然会叫七爷和西岭猜到她这是和家里说婚事呢,冯妙嫦还是忍着臊叫送过去了。

    在洛安的时候还好,不论是往庐州还是往凤翔,信件一个月就来回了。

    在裴家日子难挨,她每月全赖家里的来信才能支撑下去。

    到了河西后,她叫贾大问了邮驿,往庐州去封信再收到回信,三个月时候都怕不够。

    为这个,她暗自难过了几日,思亲之情更甚。

    现在二十多日就能和家里互通有无,比在洛安时还方便,冯妙嫦忽然就觉着河西也没那么荒僻了。

    信里给家里说了她要再嫁的事后,她还问了大兄和二兄的情形。

    明年二兄要参加乡试,后年大兄要参加会试,两人埋头苦读之余也要保重身体才好。

    还有

    妹妹的婚事,只看徐夫人在和离时对自己的赶尽杀绝,冯妙嫦估摸着妹妹和徐家的亲事徐夫人应该已经找由头给退了。

    冯家本就没落了,三房在冯家又不显,妹妹这样被退了婚,再谋婚事就艰难了。

    这也是冯妙嫦最过意不去的,本想给妹妹谋个好亲,将来姐妹俩同在洛安也有个照应,结果

    反害苦了妹妹。

    只能寄望于后面大兄和二兄都中了,父亲再更进一步,就如茯苓刚说的那样,给妹妹找个家境稍差些的举人进士嫁了,会是个不错的选择。

    到时有父兄撑腰,她这边再给多贴些嫁妆,怎也要妹妹过上舒心安稳的日子才成。

    思来想去,冯妙嫦在信里也写了,说妹妹才十六,好饭不怕晚,索性等两年再谋亲事。

    她相信家里应该也是这般想的。

    关于七爷应下给父亲升五品的事,冯妙嫦还是不准备应。

    虽说她和七爷成了一家,将来齐王要成不了事,她也要跟着七爷一损俱损。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三年河西简介 >三年河西目录 > 第35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