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第五节 制度创新
程》。这个章程详细规定了商会的组织结构、职能范围、运作方式等,为商会的规范运作提供了依据。
「我们要让商会成为一个真正为商人服务的组织,」钱富商在商会成立大会上说道,「不是为了某个人的利益,而是为了所有商人的共同利益。」
商会成立後,很快就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先,它制定了一系列行业规范,规范了商人的经营行为。b如,禁止恶意竞争,禁止欺诈消费者,禁止偷税漏税等。
其次,商会建立了纠纷调解机制。当商人之间发生纠纷时,可以先通过商会调解,避免直接对簿公堂。这不仅节省了时间和金钱,也维护了商人之间的关系。
最重要的是,商会开始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b如,在商道护卫制度中,商会负责筹集资金和监督使用;在市场管理中,商会协助政府维护市场秩序。
「师爷,商会的作用b我们想像的还要大,」林正源对陈默说道,「它不仅解决了很多商业问题,还减轻了政府的负担。」
陈默也很满意商会的表现:「这说明我们的方向是对的。如果能够在其他领域也建立类似的自治组织,整个社会的治理水平都会得到提升。」
受到商会成功的鼓舞,陈默开始考虑在其他领域也建立自治组织。他首先想到的是手工业者。
江y县有很多手工业者,包括铁匠、木匠、裁缝、陶工等。这些人虽然技艺jg湛,但大多各自为政,缺乏组织和协调。
「我们可以建立手工业行会,」陈默对林正源建议道,「让手工业者们也能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
林正源觉得这个想法很好:「手工业者确实需要一个组织来维护他们的权益,提高他们的地位。」
陈默开始与各行各业的手工业者接触,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想法。他发现,手工业者们最关心的问题是技艺传承、原料采购、产品销售等。
「如果有一个行会来统一管理这些事情,我们的日子就好过多了,」一个老铁匠对陈默说道,「现在我们各自为政,很多问题都解决不了。」
在陈默的推动下,江y县手工业行会也成立了。这个行会按照不同的行业设立分会,每个分会负责本行业的事务管理。
手工业行会成立後,立即开始发挥作用。它建立了技艺传承制度,让老师傅带徒弟,确保传统技艺不会失传;它组织集t采购原料,降低了成本;它建立了产品质量标准,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
「师爷,您真是我们手工业者的大恩人,」那个老铁匠感激地对陈默说道,「有了行会,我们终於有了自己的组织,有了发言权。」
陈默谦虚地说道:「这都是你们自己努力的结果,我只是提供了一些建议。」
随着商会和手工业行会的成功运作,陈默开始考虑建立更加完整的社会治理t系。他提出了「三会一t」的构想:商会负责商业事务,行会负责手工业事务,民会负责一般民众事务。
「民会?」林正源对这个新概念有些疑惑。
陈默解释道:「民会就是普通百姓的自治组织,类似於现在的村民自治,但功能更加完善。它可以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监督政府的工作,维护百姓的权益。」
「这个想法很大胆,」林正源说道,「但也很有意义。如果真能实现,我们的治理水平就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陈默的推动下,江y县开始试点建立民会制度。每个村庄选举产生一个民会,负责本村的公共事务管理。
民会的职能包括:参与村庄规划,监督公共工程,调解民事纠纷,组织公益活动等。它既是政府的助手,也是百姓的代表。
「有了民会,我们老百姓终於有了说话的地方,」一个村民高兴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