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学(二):你是跟我熟还是跟她熟?
王玉宗摇摇头:“非也非也,小女孩儿家家的,就是喜欢些芳香的香囊荷包。
况且,她也不知这个器物的精妙。
”女孩子终究还是女孩子。
赵谨正欲开口,车外传来赵江的声音,他问道:“公子,是回府还是?”轿内已经变得昏暗,赵谨将帘子掀开了往外瞧了瞧。
赵江已驱马行驶在一处山道上,前后一辆马车也无,道旁的树木遮蔽住半个天空,被渐大的风吹得呜呼歪斜了一片。
而车辕旁的两盏风灯在风中翻腾着,映照出雪花似鹅毛飞絮……再过一个弯道就要进定安城。
王玉宗捂了狐皮软裘往旁边歪歪一靠,做出要休憩的样子。
赵谨回望他一眼,吩咐道:“回赵府。
”赵江称了是,挥手扬了几下马鞭,让马跑得再快些,紧着在风雪愈发盛大之前能够回到府里。
见赵谨将帘子重新放好,假寐的王玉宗忽地问了一句:“两日前我去赵府问你,你分明说与她不相熟的。
”赵谨淡淡回答:“确实不相熟。
”王玉宗睁开半只眼睛,但轿内昏暗,已看不清楚双方面上的神情:“你父亲与江荨同为永徽二十三年的进士,世家交好,平时多有往来,你与她怎会不相熟呢?”赵谨之父、时任御史中丞赵沛与军器监监卿江荨不仅为同年进士,更是自少年起便结交相识的旧识好友,且在中榜之前些年同拜了一个夫子共读了几年书,后两人同朝为官,意趣相仿、志向相投,是朝中传扬多年的美谈。
年节时际,两家也往往携子相访,但因为男女之别,且随着江芙岁数渐长、自己有了主意,江父亦多纵容,她多是拜见行礼后就顾自玩耍去了,与赵家父子等同桌进餐都极少。
赵谨停顿了须臾,问道:“若是相熟,你看她今日认得我么?”王玉宗回想半晌,不得不点点头。
江芙那小女今日盯着卫家小儿相看了好久,对替她出头的韩骁也过了两眼,但是对赵谨却是一眼都无。
即便后面指定了由赵谨来出比试题目,她也只是听着,眼睛紧紧咬着的却是秦浦云。
回想上午折腾了近三炷香之久的比试,王玉宗都倒抽冷气。
他又忍不住看向坐在自己右前方侧座上的少年。
他正值抽条长身高的年龄,身量未丰,仍显稚嫩的面庞上表情极少,不熟悉的人会认为他性情冷僻不好相处,这种感觉,随着他年龄增长,愈发明显。
他清楚记得,他们幼年时第一次见面,他坐在他父兄旁边,衬得他大哥赵疆像个坐立不宁的猴子。
他一开始以为他在发呆,但是心神被莫名吸引了观察许久后,发现他无比专注地听着众臣和君王的问答。
他父亲偶尔向旁瞥视露出得意欣慰之色的非是那大个子的长子赵疆,而是他。
他百无聊赖地坐在那里,全场数百人,让他感兴趣,觉得坐着不枯燥的只有他赵谨一人。
他原本以为自己这种运筹在两眼珠之内的审视不为人知,直到赵沛携他退场时,人潮拥立中,赵沛往他的方向看了一眼,低下头与他说了一句话,那口型很明显的是他的名字。
现在他坐在那边,即使车马略有颠簸,仍沉稳得如同一座孤山老钟一般。
王玉宗幽幽叹了口气。
但是……他也无论如何忘不了今天世故刁滑的孙夫子双手微微颤抖捧着那些纸页,在秦江两人之间来回循视,最后叹着气判江芙胜出,以及秦浦云当场生生握断的笔杆。
是他吩咐赵谨出题。
赵谨定的三局两胜制。
赵谨出的比试内容。
虽然赵谨现在未必能看到他的眼睛,王玉宗还是将视线移开了:“那为何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