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还没有对他说起的过去,悄悄走到书架前,翻看着纸页微微泛黄的文献资料,大多是姜惩上学时一些特案的记录,字迹算不上一板一眼的工整,却有种洒脱不羁的个性,看得出来那个时候的姜惩也是个怀着一腔热血,立志进入警界的大好青年。
他翻了几本笔记,发现姜惩搜集的资料大多是与未成年犯案有关,在他的分析报告中多次提及原生家庭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很多年轻的犯罪者都是在压抑的环境中成长,缺少关爱与呵护,因而塑造了暗藏暴力因子的阴暗人格,如果能在早期发现并介入进行适当的引导就可以避免很多悲剧的发生。
事实证明这个说法在当今学术界得到了证实,但在当时可能还不被大众认可,毕竟人们就“人之初,性本善”与“人之初,性本恶”的论点已经争辩了千年不止,很难接受一个还没毕业的学生对社会提出如此深刻的质疑与谴责。
想来学生时代的姜惩过得也不算称心如意,迈进公大的门就用光了当时身为一个穷学生的所有运气和人脉,又因为固执的选题差点挂科留级,那个时候的公大要求多么严格,毕业生的开题肯定都选择主攻的课题,就算不为争那一口气,也得想想自己的未来,但姜惩偏偏跟其他人都不一样——他不认为姜惩这样的性格会去研究犯罪心理,那么帮助他完成毕业论文的人是……
他往后翻了几页,没发现更多的细节,姜惩并没有在这些草稿纸上留下导师的名字,反而是一张照片随着纸页的翻动,飘忽落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