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正吞噬铀颗粒。
“它们救了我们。”她展示通风井滤芯数据,“没有菌毯吸收全球辐射,基地早被渗透性核尘毁灭。”
---
###
**第五章:沉默的抉择**
####
**1.
干预的诱惑**
军事方案:
-
微波炮灼烧菌原核心区(沃罗宁提案)
-
投放基因武器(罗斯托夫备用计划)
生态风险评估:
菌群突然死亡
→
封存的辐射物质泄露
→
全球二次核污染
碳循环崩溃
→
大气CO飙升至5000ppm
→
基地温室效应失控
####
**2.
自然契约**
三人最终签署《深岩宣言》
第一条:104基地永不主动干预地表生态
第二条:所有观测数据加密封存(避免技术泄露)
第三条:将菌群定义为“盖亚免疫体”(非敌人非盟友)
当协议生效时,B9层菌田正迎来丰收。金黄色的TR菌饼在传送带上流动,那是人类文明延续的基石,也是地表新纪元诞生的姊妹。
---
###
**终章:观测者的孤独使命**
**2004年除夕
地下天文台**
红星-1号镜头穿透云层:
-
撒哈拉菌林间,剑龙形态的生物在啃食硅化蕨类(骨骼成分为碳酸钙,非变异)
-
阿拉斯加海岸,步行者群将核潜艇残骸拖入菌毯(金属被分解为铁离子)
-
勘察加火山口,新生的菌株正吸收最后残留的锶-90
索科洛娃轻触观测窗:“它们治愈了地球,却宣判我们永囚地底。”
沃罗宁校准防空雷达:“那就当好狱卒,确保这口棺材万年不破。”
罗斯托夫关闭了卫星遥控界面,红色按钮被铅封覆盖。
巨树在赤道阳光下疯长,根须深入辐射污染的地幔裂谷。
深岩基地的灯光逐层熄灭,仅余通风系统的低吟。
十万人类在黑暗中沉入梦乡,而他们的梦境里——
从未出现菌原之上,那个氧气浓郁、巨虫振翅的新生世界。
---
###
**自然纪年注脚**
>
*“我们总幻想征服自然,
>
却忘了自己只是她表皮上一粒微尘。
>
当盖亚裹着菌丝绿毯重生时,
>
深埋地底便是人类最体面的墓碑。”*
>
——基地中央图书馆石刻铭文
最后的监测数据显示:
**地表辐射值:0.31μSvh**(安全阈值内)
**基地通风口辐射值:0.0007μSvh**
人类用最先进的钯硅矿过滤技术,将自己隔绝在复苏的世界之外。
而菌丝,正悄悄爬上勘察加半岛的出口铅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