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韩信跪坐在营帐内的矮几前,手中的青铜匕首在摇曳的油灯下泛着冷光。这把匕首是三日前刺杀赵高时用的凶器,他偷偷藏了起来。匕首光亮的表面映出他年轻却已显沧桑的面容——高耸的颧骨,深陷的眼窝,还有那双闪烁着复杂光芒的眼睛。自从那日站在殿外守卫,目睹赵高被刺,突然感到一阵眩晕后,某些难以言喻的东西就在他体内悄然改变。
"这匕首..."韩信的手指轻轻抚过锋利的刃口,一滴血珠从指尖渗出。奇怪的是,他并不感到疼痛,反而有种莫名的熟悉感,仿佛这具身体已经经历过无数次这样的伤害。帐外秋风呼啸,吹得帐篷布帘猎猎作响,却掩盖不住他脑海中那些越来越清晰的声音。
"执戟郎韩信何在?"传令兵的声音突然从帐外传来,打断了韩信的思绪。他迅速将匕首藏入靴筒,整理了一下衣冠才掀开帐帘。刺眼的阳光让他不由得眯起眼睛,远处咸阳城的方向浓烟滚滚,将半边天空染成灰黑色。项羽的大军正在那座曾经辉煌的都城中烧杀抢掠,熊熊烈火吞噬着大秦帝国最后的尊严。
传令兵不敢直视韩信的眼睛,只是低头传达命令:"项王命你押送一批俘虏去灞上。"韩信点头领命,心中却涌起一阵莫名的厌恶。这项羽不过是个空有蛮力的莽夫,纵有扛鼎之勇,却不懂治国之道。这念头来得突兀,完全不像他平日所思所想。
"可有名单?"韩信问道,声音中不自觉地带上了几分威严。
传令兵愣了一下,慌忙从怀中掏出一卷竹简:"都...都在这里。"
韩信接过竹简,目光迅速扫过上面的名字。当看到"泗水亭长刘邦"几个字时,他的手指不受控制地颤抖了一下,脑海中那个声音突然变得清晰起来:"此人非同寻常,务必留意。"
"我这就去办。"韩信将竹简收入怀中,大步走向关押俘虏的营地。一路上,他感觉自己的步伐比往日更加沉稳有力,仿佛有某种力量在引导着他的行动。
俘虏队伍缓缓前行,扬起阵阵尘土。韩信骑在马上,目光扫过这群垂头丧气的败军之将。他们大多是刘邦的部下,衣衫褴褛,面容憔悴,却仍保持着基本的队形。韩信暗自点头——这支队伍虽然败了,但军心未散,可见统帅之能。
突然,一个瘦削的中年男子引起了他的注意。那人虽然衣衫褴褛,脸上还带着伤痕,但行走间却自有气度,不似常人。韩信勒住马缰,停在那人面前,居高临下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男子抬起头,目光如炬,直视韩信的眼睛:"泗水亭长刘邦。"这简单的五个字却像重锤般击中韩信的胸口,在他脑海中激起奇异的回响。恍惚间,他仿佛听到体内有另一个声音在低语:此人非同寻常,务必留意。
韩信强压下心中的异样感,继续问道:"为何被俘?"
刘邦苦笑一声,声音沙哑却沉稳:"先入咸阳者为王,我本已接受子婴投降,项王却背约..."话未说完,身后的楚兵不耐烦地推搡着他向前。
韩信鬼使神差地抬手制止:"对待长者当有礼数。"话一出口,他自己都感到诧异——这威严的口吻哪像是个二十出头的执戟郎,倒像是个...久居高位的帝王。楚兵被他的气势所慑,悻悻地退到一旁。
"多谢这位将军。"刘邦拱手致谢,眼中闪过一丝探究的光芒,"不知将军尊姓大名?"
"韩信。"他简短地回答,随即感到一阵眩晕,脑海中浮现出无数陌生的画面:咸阳宫中的朝议,六国降表的呈递,统一度量衡的诏令...这些分明是秦始皇的记忆!
"韩将军?"刘邦关切的声音将他拉回现实,"可是身体不适?"
韩信摇摇头,勉强挤出一个笑容:"无妨。沛公且安心,项王虽暴虐,但不会加害于你。"说完这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