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6章
人士大夫忧心忡忡:"陛下改革太急,恐生变故。六镇将士多是鲜卑旧部,若激起兵变..."

    元宏(始皇)正在批阅奏章,闻言抬头,目光如刀:"李卿可知商鞅变法?"不等回答,他继续道,"当年秦孝公若不果决,何来后来一统?"朱笔在奏章上划出一道凌厉的红线,如同刀锋掠过。

    李冲愕然。陛下何时对秦史如此精通?更奇怪的是,他提到商鞅时那种熟稔的语气,仿佛在谈论一位故友。

    "朕等了两百年,岂能再缓?"元宏(始皇)喃喃自语,这话对李冲而言莫名其妙,却是始皇的真实想法——自西晋灭亡后,他的灵魂在北方多个胡族首领间频繁转移,从匈奴刘渊到羯族石勒,再到鲜卑慕容氏,直到找到拓跋宏这具合适的宿主。每一次转移都损耗魂力,他不能再等了。

    迁都洛阳的圣旨引发轩然大波。六镇将领联名上书反对,甚至有人暗中策划兵谏。元宏(始皇)早有准备,一夜之间,数十名鲜卑贵族以"谋逆"罪名被下狱。刑场上,鲜血染红了洛阳新都的城墙,也震慑了所有反对者。

    "陛下,是否太过..."李冲看着刑场方向升起的黑烟,欲言又止。

    元宏(始皇)站在新建的观星台上,俯瞰着正在施工的洛阳城。工匠们按照他的图纸,将城市规划成整齐的棋盘状,与当年咸阳布局如出一辙。"李卿,"他忽然问道,"可知朕为何执意迁都?"

    "臣愚钝..."

    "因为这里,"元宏(始皇)指向南方,"离南朝更近。"

    迁都洛阳后,元宏(始皇)全面推行汉化:禁胡服胡语,提倡胡汉通婚,甚至亲自为弟弟聘娶汉族世家女。表面上是促进民族融合,实则是始皇一贯的"统一思想"策略。他命人重新修订律法,在《北魏律》中悄悄加入了大量秦律内容,只是换了个名称。

    "陛下,南齐遣使求亲。"一日,宦官小心翼翼地禀报,生怕打扰正在批阅奏章的皇帝。

    元宏(始皇)头也不抬:"南齐?萧道成那个僭主?"

    "萧道成已故,今上是其子萧赜。"宦官额头触地,不敢直视天颜。

    朱笔微微一顿,一滴红墨晕染在奏章上,如同鲜血。元宏(始皇)若有所思。南朝...那个苟延残喘的汉人政权。他忽然想起赤壁之战遇到的诸葛亮,以及那半块玉珏。徐福后人是否还在南方活动?

    "告诉南使,朕要考虑。"他放下朱笔,指尖轻轻敲击案几,节奏如同战鼓。

    当夜,元宏(始皇)秘密召见了安插在南朝的细作首领。这个伪装成商人的间谍头子跪在密室中,详细汇报了南齐近况。

    "可有关于徐福的传说?或是长生之术的线索?"元宏(始皇)直截了当地问。

    细作首领愕然:"回陛下,南朝盛行佛教,道士不多...不过,"他犹豫片刻,"萧赜近来宠信一个叫宝志的和尚,据说能知过去未来。"

    "宝志..."元宏(始皇)咀嚼着这个名字,眼中精光闪烁,"继续查,特别是这个宝志的来历。"

    细作退下后,元宏(始皇)从暗格中取出一块残缺的玉片。这是他从平城皇宫秘库中找到的,上面刻着古怪的符号,与当年徐福所献的长生诀部分文字相似。玉片在烛光下泛着诡异的青光,照亮了他阴晴不定的面容。

    太和二十三年,南齐内乱,萧衍篡位建立梁朝。消息传到洛阳时,元宏(始皇)正在新建的明堂祭祀。他不动声色地完成仪式,回到宫中立即召集心腹议事。

    "这个萧衍不简单。"元宏(始皇)展开细作送来的密报,"笃信佛教,精通儒道,还三次舍身同泰寺...做戏给谁看?"

    "据说萧衍精通佛理,尤擅《涅槃经》。"李冲补充道,"南朝士人皆称其为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千古一魂,始皇的永恒王朝简介 >千古一魂,始皇的永恒王朝目录 > 第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