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高台上,台下是整齐列阵的兵马俑。那些陶俑面容各异,却都朝着他的方向微微低头,仿佛在向他致敬。他手中握着一柄青铜剑,剑身上刻着"定秦"二字。
"陛下,八千陶俑已完工,皆按真人样貌塑造。"一个苍老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只待陛下万年之后,它们将继续护卫陛下于九泉之下。"
他——或者说梦中的那个帝王——缓缓转身,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工匠跪伏在地。
"徐福有消息吗?"他听见自己问道,声音里藏着难以察觉的急切。
"回陛下,徐大人东渡未归..."
"废物!"他暴怒地将青铜剑掷在地上,剑身发出刺耳的铮鸣,"再派船队!朕要长生不老药!朕要——"
"杨公?杨公?"
侍卫的呼唤将杨坚拉回现实。他发现自己站在宫墙下,双手紧握成拳,指甲深深陷入掌心的肉里。
"杨公可是身体不适?"侍卫关切地问道。
杨坚摇摇头:"无碍,只是想起些琐事。"
踏入宫门的那一刻,杨坚忽然意识到一个可怕的事实——这些不是普通的梦境,而是记忆。属于另一个灵魂,另一段人生的记忆,正逐渐与他的意识融合。
议事结束后,宇文赟留下杨坚单独说话。
"杨爱卿,"宇文赟斜倚在龙椅上,眼中闪烁着危险的光芒,"朕听闻长安近日有童谣传唱,说什么日月重光,杨花漫天,爱卿可知何意?"
杨坚心头一紧,面上却不露分毫:"臣愚钝,不解童谣之意。"
"是吗?"宇文赟冷笑,"朕倒觉得,这童谣颇有深意。日月为明,杨花嘛..."他意味深长地看着杨坚,"爱卿以为,这是否预示着杨家将有大造化?"
杨坚立刻跪伏在地:"陛下明鉴!臣杨家世代忠良,绝无二心!若有小人借童谣生事,臣愿领兵彻查,以证清白!"
宇文赟盯着杨坚看了许久,忽然大笑:"朕不过玩笑罢了,爱卿何必如此紧张?起来吧。"
杨坚谢恩起身,却听宇文赟又道:"对了,朕新得一件古物,爱卿博学多识,不如帮朕鉴赏一番。"
说着,他命人捧出一个锦盒。当盒子打开时,杨坚几乎站立不稳——
盒中是一枚残缺的玉璧,上面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
这正是传说中的和氏璧!秦始皇称帝后命人镌刻传国玉玺所用的那块宝玉!
"爱卿脸色怎么如此难看?"宇文赟眯起眼睛,"莫非识得此物?"
杨坚强自镇定:"臣只是惊叹此玉精美绝伦。若臣没猜错,这应是先秦之物。"
"不错,"宇文赟抚摸着玉璧,"这是朕从一位方士手中购得,据说曾属始皇帝所有。那方士还说..."他忽然压低声音,"此玉能唤醒沉睡的记忆,特别是...前世记忆。"
杨坚感到一阵寒意从脚底直窜上脊背。宇文赟此言何意?是巧合,还是试探?
"荒谬之言。"杨坚勉强笑道,"人死如灯灭,何来前世今生?"
宇文赟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是吗?朕倒觉得,这世间有许多事,非我等凡人所能理解。"
离开皇宫后,杨坚立刻命车夫改道前往长安城外的古观。他需要找个清静之地理清思绪,更重要的是,他想验证一个可怕的猜想。
古观年久失修,却仍保持着庄严气象。杨坚屏退随从,独自走入主殿。殿中供奉的不是三清,而是一尊已经斑驳脱漆的古老神像。
杨坚凝视神像,忽然双膝一软,跪倒在地。这尊神像,他在梦中见过无数次——那是秦国的守护神,秦始皇每逢重大决策必来祭拜的对象。
"我究竟是谁?"杨坚喃喃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