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把布袋提起来。里面是钱!一捆捆崭新的大团结!沉甸甸的,坠得胳膊生疼。二万块!整整二万块!在那个普通工人月工资不过几十块上百块钱的年代,这简直是个天文数字!我拎着布袋,走在厂区的水泥路上,脚下像踩着棉花,周围投来的目光充满了羡慕。那一刻,我感觉自己终于挺直了腰杆,活得像个人了!
5
家里的变化更是翻天覆地。低矮的土坯房推倒了,在原址上盖起了气派的红砖大瓦房,玻璃窗擦得锃亮。屋里摆上了县城百货大楼里最时兴的一头沉写字台,带玻璃拉门的立柜,还有一台十四英寸的黑白电视机!这在村里可是头一份!爹娘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见人就夸:多亏了晓晓她姨父啊!德昌可是我们韦家的大恩人!
柳月娥也变了。她换下了那些洗得发白的旧衣裳,穿上了县城裁缝铺做的、时兴的小翻领外套和的确良裤子。脸上似乎也多了点血色,偶尔还会擦点雪花膏。家里收拾得更加窗明几净,一尘不染。只是,她看我的眼神,依旧没什么温度。那点变化,更像是这崭新环境和富足生活带来的表象。她对赵德昌的感激之情却溢于言表,每次赵德昌开着吉普车来家里(次数明显比以前多了),她总是格外热情周到,泡上最好的茶,摆上最贵的点心,脸上带着一种近乎刻意的、明媚的笑容,那是她在我面前从未有过的。
姐夫,快尝尝这茶!光明他们单位新发的,说是特级龙井呢!
姐夫,这趟去省城开会辛苦了吧家里新做了腊肉,待会儿给你装上点带回去!
她围着赵德昌转,眼神亮晶晶的,语气轻柔得能滴出水来。赵德昌则大马金刀地坐在堂屋最好的那把椅子上,享受着这份殷勤,偶尔用那种长辈般的、带着点优越感的眼神瞥我一眼,拍拍我的肩:光明啊,好好干!在石油公司,前途无量!听姐夫的话,没错!
我只会憨厚地笑着点头,心里充满了感激。没有姐夫,哪有我今天我韦光明能有今天,全是姐夫的恩情!这份感激,像烙印一样刻在心底。
晓晓五岁生日快到了。这孩子出落得越来越水灵,眉眼弯弯,像个小仙女。她喜欢唱歌,常常跟着电视里的旋律咿咿呀呀地哼。我看着她亮晶晶的眼睛,心里萌生了一个念头:给她买架钢琴!石油公司家属院里,只有最体面的那几户人家才有这稀罕玩意儿。我要让我的晓晓,也当上小公主!
这个念头让我浑身充满了干劲。那天,消防队轮到我备勤,原本不用出操。但我特意起了个大早,跟队长请了半天假,揣着厚厚一沓攒了好久的票子,满怀激动地蹬上自行车,直奔县城唯一的那家乐器行。
挑选的过程漫长而神圣。最终,一架小巧漂亮的星海牌立式钢琴被敲定。老板答应下午就送货上门。走出乐器行,阳光正好,照在身上暖洋洋的。我仿佛已经看到晓晓坐在锃亮的钢琴前,小手指在黑白琴键上跳跃的可爱模样。心里像灌了蜜,脚下蹬车都格外轻快。路过副食品店,我又特意称了两斤晓晓最爱吃的什锦水果糖,用油纸包好,小心地揣在怀里。
哼着小曲儿,一路风驰电掣赶回家。推开新刷了绿漆的院门,院子里静悄悄的。奇怪,这个点,柳月娥应该在家准备午饭才对。堂屋门虚掩着。我放轻脚步,想给她们一个惊喜。
刚走到堂屋门口,一种异样的感觉像冰冷的蛇,倏地窜上脊背。太安静了,安静得诡异。只有里屋…我和柳月娥的卧室方向,传来一种极其细微的、压抑的声响。像是…粗重的喘息夹杂着女人断断续续的、极其熟悉的、如同猫儿呜咽般的呻吟
我的血液瞬间凝固了!怀里的水果糖哗啦一声掉在地上,五颜六色的糖块滚了一地。一种可怕的预感像冰冷的铁钳,死死攥住了心脏!
我像一具被无形丝线操控的木偶,僵硬地、一步一步挪向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