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了中关村的写字楼。
有了自己的办公室,感觉真正像个公司了。
苏晨,我们是不是该招更多人了马腾问。
是的,技术和运营都需要扩充。
我们开始大规模招聘。
很快,团队从3个人扩充到了30个人。
清一色的名校毕业生,个个都是精英。
看着这支队伍,我很有成就感。
从一个被同学嘲笑的失败者,到现在掌管30人公司的CEO。
这种转变,连我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但我知道,这还只是开始。
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
果然,随着公司规模扩大,各种问题开始出现。
技术团队和运营团队经常产生分歧。
产品方向不明确,市场推广效果下滑。
最头疼的是,竞争对手开始出现。
几家大公司都推出了类似的产品,而且资源比我们雄厚得多。
苏晨,我们该怎么办程浩有些担心。
不要慌,我们有技术优势。
但是他们有资金优势啊。
资金可以筹集,技术却需要积累。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我心里也有压力。
竞争比我预想的来得更早、更激烈。
必须要加快发展速度了。
我决定开发第二款产品。
基于语音识别技术的智能助手。
虽然现在语音识别还很不成熟,但我知道这是未来的趋势。
苹果的Siri要到2011年才会推出,我们有4年的领先优势。
智能助手马腾疑惑,现在的语音识别技术还很差啊。
是的,但我们可以改进。
可是这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
值得投入。这是未来的方向。
我的坚持说服了团队。
我们投入了一半的人力开发语音助手。
同时,我也在寻找新的投资。
100万已经花得差不多了,需要更多资金支持研发。
这次融资比上次难多了。
很多投资人对我们的方向有质疑。
语音识别这个技术太不成熟了。
市场需求不明确。
风险太大,我们不能投。
一连被拒绝了十几家,我开始有些沮丧。
但我没有放弃。
我知道自己的判断是对的,只是时机还没到。
终于,在第20家投资公司,我们遇到了伯乐。
投资经理是个年轻人,叫李浩。
我看过你们的技术演示,很有前瞻性。
谢谢您的认可。
虽然现在语音识别还不完美,但我相信这是未来的趋势。
您的眼光很准。
我们可以投资500万,但有个条件。
什么条件
我们要派一个人进入董事会,参与重大决策。
这个条件有点苛刻,但我们已经没有选择了。
可以接受。
签约后,我们有了充足的资金。
研发进度大大加快。
三个月后,第一版语音助手开发完成。
虽然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基本功能已经实现。
可以语音查询天气、新闻、股价等信息。
在当时,这绝对是震撼性的。
我们在一个科技展会上首次展示了这款产品。
现场反响热烈。
太神奇了!真的可以和机器对话!
这简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