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照实回答。
屠夫犹犹豫豫,最后约定等书院有了结果,再给我谢礼。
五日后白马书院收徒,我们都去凑了个热闹。
先生读完了诗,问屠夫之子:
你可知大鱼是什么意思
不知。
孔孟之道呢
论语
姐姐掩唇轻笑,劝屠夫还是尽早教孩子一门谋生的手艺。
先生又问:
为你代笔的这位姜氏,写的是你每日所做之事
是呀,我爹辛苦,我当然要帮他。
日复一日辛劳,梦里仍有鲲鹏之志,醒后踏踏实实地修身立命,勤勉读书,孝顺父母,看来你读懂了论语,来书院随我学吧。
姐姐的笑容忽然僵在脸上。
03
为了给姐姐买《马昂诗集》,我家已经揭不开锅了,爹娘要去县里卖种粮。
幸好屠夫上门感谢,接济我家口粮,还送了一块腊肉。
腊肉蒸熟配上热腾腾的粟米饭,香得人流口水,姐姐却冷哼一声讽刺道:
诗词高雅,冰清玉洁,不是供人亵玩之物。如此粗俗的诗词,为了几口腊肉而谄媚讨好,反正我是写不来的。
我顿了顿,高声喊来爹娘。
姐姐说她不吃腊肉,腊肉粗俗!
腊肉多香啊,怎么不吃呀
姐姐有自己的品性和风骨,咱们虽然不懂,但是得尊重她!
爹娘一直是这样尊重姐姐,只好把腊肉挪走,在她面前摆上青菜,豆腐和干饼子。
我笑了:
姐姐她平日里就爱吃些豆腐,日后定是如豆腐一般冰清玉洁的诗人呀!
姐姐几乎碎了满口银牙,用筷子狠狠捻着豆腐,指尖泛白。
第二日,她提起紫檀笔写了篇《惜豆娥》。
村里没几个人识字,但是大家都好奇才女写了什么,请来一位老秀才给念念。
老秀才清了清嗓子:
听好了哈,这是才女姜玉容的诗。
娇嫩豆娥兮,颤若游丝,皎若凝脂兮,我之忧忧,轻抚慢揉......这字没见过呀,怎么念来着
听着不像干正经事啊,老秀才你是不是念错了
豆娥是谁啊,月宫那个吗
那是嫦娥,豆娥是死了夫君哭倒烽火台那女人!
说着说着没声了,气氛一片尴尬。
老秀才也念不下去了,转身望着姐姐。
姐姐曲高和寡,难觅知音,站在人群里翻了几个白眼。
这时,有人喊了一句:
新鲜事啊,姜家小女儿给家里的豆腐写了首诗呢,去听听呀
姜家小女儿说的便是我。
我爹娘靠卖豆腐为生,豆子都是自种自收。
前世卖光了种粮没办法播种,若从别处买豆子做豆腐,成本又太高,二人便决定去县里讨生活。
爹爹干苦力受了重伤,娘亲绣帕子熬瞎了眼。
重来一世我必不会让悲剧发生。
我还要带他们发财致富。
马上开春了,我爹娘要把豆腐摊开去县里,我写了一首诗宣传我家的豆腐,大家听听怎么样
村民们聚集了过来。
我放下呲了毛的毛笔,指着上面的字念:
豆腐白,磨盘黑,鸡鸣三声起,街寒影独清。
平平淡淡藏真味,满口豆香胜肉羹。
村民安静下来。
邻居家的胖小子咂了咂嘴,让他的娘亲买一块豆腐:
比肉羹还好吃呢,什么味啊我想尝尝。
我不懂诗,但我听饿了,给我也来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