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
2024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十六周年纪念日。
我没想到,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会亲眼看到柳如烟的真面目。
方志远,你快看!我拍到了绝佳的素材!
柳如烟举着相机,兴奋地朝我跑过来。镜头里,是一个刚从废墟中被救出的小女孩,脸上还挂着泪珠。
我看着她眼中的兴奋,心里涌起一阵寒意。
如烟,那孩子的父母还在废墟下面。
她不以为然地摆摆手:正因为这样才有新闻价值啊!你不懂,这种对比强烈的画面最能打动观众。
我握紧了拳头,努力压制着内心的愤怒。
三年了,我一直以为她只是工作认真,没想到她竟然如此冷血。
方队长!快来!这里发现幸存者!
队员的呼喊声打断了我的思绪。我立刻扔下设备冲了过去。
废墟深处传来微弱的呼救声,我二话不说就要往里钻。
等等!柳如烟拉住我的胳膊,你先别进去,让我拍几张你准备救援的照片,这个角度特别好。
我愣住了。
废墟里的人每多等一秒钟都可能失去生命,而她竟然还在考虑拍照的角度
如烟,里面有人等着救援。
我知道啊,但是这种紧张时刻的照片更有冲击力,你配合一下嘛。
她撒娇地拽着我的袖子,就像平时要我陪她逛街时一样。
但此刻,我只觉得恶心。
你让开!
我推开她,钻进了废墟。
半小时后,我成功救出了一个十二岁的男孩。孩子紧紧抱着我,不停地说谢谢。
我摸摸他的头,眼眶有些湿润。
这就是我当救援队员的意义所在。
方志远,你刚才太不配合了。柳如烟走过来,脸上带着不满,我好不容易争取到这次采访机会,你这样让我怎么完成工作
我看着她,忽然觉得很陌生。
如烟,你什么时候变成这样了
她皱起眉头:变成什么样我一直都是这样啊,为了新闻什么都愿意做。这不是你最欣赏我的地方吗
是啊,我曾经确实欣赏她的敬业。
但现在我才明白,她所谓的敬业,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名利罢了。
当天晚上,我们住在临时搭建的救援帐篷里。
我正在整理明天的救援计划,柳如烟在一旁整理今天拍摄的素材。
哇,这张照片太棒了!她兴奋地叫起来,那个小女孩哭得梨花带雨的样子,配上背景的废墟,绝对能上头条!
我抬头看了一眼她的电脑屏幕。
照片上,七岁的小雨被埋在废墟下三天,刚被救出来时奄奄一息。柳如烟拍下了她最脆弱、最绝望的瞬间。
如烟,小雨的情况你知道吗
什么情况她头也不抬。
她的双腿可能保不住了。
柳如烟的手顿了一下,然后若无其事地继续敲键盘。
那就更有新闻价值了。残疾儿童的故事最容易引起社会关注。
我放下手中的资料,死死盯着她。
柳如烟,你还有人性吗
她终于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不满。
方志远,你别太矫情了。我是记者,职责就是报道真相。这些照片能让更多人关注灾区,有什么错
可是你有没有考虑过当事人的感受
感受她冷笑一声,感受能当饭吃吗能让我升职加薪吗
我整个人都愣住了。
这还是那个在大学里满怀理想,说要用镜头记录世间美好的柳如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