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重新来过,好不好?
有参与,但也是庄家人脉扶持做的工业品生意,赵小霜是完全没办法学的。
因此这次过去,她还得利用空闲时间发掘一下商机,不说挣大钱,最起码也得攒够她和林建华读大学的学费还有生活费,还要给林秀英买个缝纫机。
赵小霜琢磨了会儿,山头的青枣最近都已经开始红了,林建华昨天也去摘了一箩筐,枣泥糕做起来很方便,成本也比较低,可以做来试试。
但枣泥糕有的商店也有卖,还得再做点不一样的糕点。
思来想去,桂花大米糕和奶皮酥做起来也简单,可是需要大量的牛奶,现在牛奶都要凭票购买,而且优先供给老人小孩,她一时半会买不到太多,家里只有昨天林建华从大队带回来的两瓶子,做奶皮酥和桂花大米糕是肯定不够的。
最后赵小霜看到了自己前几天买回来的杂粮豆子,她灵机一动,可以做绿豆糕和红豆糕啊,商店里虽然也有卖,但是都是最普通的,她可以给绿豆糕里加上茉莉花蜜,红豆糕里加上陈皮,这样吃起来口感丰富许多不说,味道也绝对比商店卖的好很多!唯一不足的就是家里没有模具,做出来的样子不够好看,这个时候林建业从后山回来了,他跟着村民们一块上山,又摘了不少的柿子和大枣回来,想起来林建业之前也会做一点木工,赵小霜赶紧接过他的背篓:“舅舅,你会不会做模具啊,就最简单的那种一个圆的。
”“这个不难,你什么时候要?舅舅还会刻桃花样式的模具,以前公社做月饼舅舅去帮忙做过。
”“那我要桃花的!我想做绿豆糕。
”说干就干,林建业洗干净手,从柜子里拿了一块红枣木就开始勾画形状。
赵小霜也撸起袖子去淘洗豆子,洗干净以后浸泡到豆子都软软的,皮一搓就掉,就可以上锅蒸熟,再加一点点牛奶捣成豆泥,晾凉一点以后加上白糖和糯米粉放进锅里小火翻炒,再加一点玉米油,炒到不粘手就是好了。
赵小霜又把陈皮洗干净切碎,和蜂蜜一起倒进红豆泥里,绿豆泥里则加了茉莉蜜和一些绿茶水,这样吃起来不会太过甜腻。
两样豆泥都做好了,林建业的模具也初具雏形,能看出来是个花朵的样式,但还需要再精细雕刻一阵。
赵小霜把俩兄弟摘的红枣放一起洗干净,切开去核,加上清水煮到泥状,把大块的红枣皮挑出去,以免影响口感。
加上玉米油、红糖、鸡蛋,再倒上小麦粉和泡打粉,一起搅和均匀,再放上核桃碎,倒进方形的铁盒子里,盖上盖子放进炉灶里,等个十来分钟,这枣泥糕就烤好了。
赵小霜还用炉灶顺便烤了几个土豆,一会儿晚上直接用烤土豆蘸着孜然花椒辣椒面吃,土豆外皮焦脆,内里软糯,撒上赵小霜调配的调料粉,香辣酥麻,一口气吃三四个都不会觉得腻。
林建业已经刻好了模具,用砂纸打磨光滑洗干净就可以用了,赵小霜给模具刷上油,把豆泥塞进模具里压实再脱模,一个桃花样式的绿豆糕就出现了,林建华的模具刻得非常细致,花朵的花瓣一瓣压着一瓣,中心的花蕊旋转着绽开,每个花丝还带着一个小珍珠一般的花药。
赵小霜一个一个地压着,林建业又给她刻了一个方形的模具,正中间有个花型的“福”字,旁边绕着藤蔓和葫芦。
刻完以后,两个人一块压模脱模,速度明显快了不少,方形模具压出来的糕点端正大气,显得更加正式,到晚饭之前,两个人已经做出来二十几斤豆糕了,赵小霜把红豆糕和绿豆糕分开装好,绿豆糕上又撒了一些干桂花。
天已经黑了,赵小霜点了一支蜡烛,准备一会儿做晚饭。
这个时候门外响起了敲门声,赵小霜估摸着是林建华回来了,明天又要卖卤大肠、卤猪肚,又要卖绿豆糕、红豆糕和枣泥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