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陈默走后的第十日,秀娘在井台边洗衣时栽了个跟头。木桶滚进泥里,皂角水泼了一身,她扶着井栏想站起来,却觉得头晕眼花,喉间涌上一股腥甜。邻居张婶路过时,见她脸色青白如纸,嘴唇没什么血色,忙扶她回屋。莫不是想男人想的张婶嘴上说着玩笑话,心里却咯噔一下——秀娘的手凉得像块冰。

    起初只是低热,秀娘不肯请医,只说睡几日就好。她躺在炕上,望着窗棂外晃动的槐树枝影,数着日子过。墙上挂着陈默的旧斗笠,她伸手就能摸到,斗笠边缘还沾着去年的泥星子。夜里她总梦见他回来,肩上搭着蓝布衫,手里拎着油纸包,笑着说:秀娘,看我给你带了桂花糖。可每次想扑过去,梦就碎了,只剩满室冷清。

    病情来得猝不及防。三日后她开始咳血,染红了枕边的并蒂莲帕子。张婶请来的村医捻着胡须摇头,开的草药喝下去如同穿肠,反而让她烧得更厉害。她时而清醒时而糊涂,清醒时就挣扎着坐起来,从箱底翻出那身红嫁衣。

    嫁衣被岁月磨得发暗,凤凰绣纹却依然鲜活。她摸着光滑的缎面,想起娶亲那日,陈默掀起她盖头时,眼里的惊艳。他说要给我挣金镯子……她喃喃自语,声音细若游丝,可我等不到了……她怕自己走得难看,怕他回来时见着她形容枯槁,就像怕见不着明早的太阳。

    张婶再来时,被屋里的景象惊得说不出话。秀娘端坐在镜前,身上穿着齐整的红嫁衣,手里攥着半块胭脂。她的脸蜡黄肿胀,却仔细敷了粉,嘴唇上的胭脂涂得歪歪扭扭,像一道凝固的血痕。桌上放着面碎成两半的铜镜,她正对着镜子,用枯瘦的手指梳理着散乱的头发。

    秀娘!你这是做啥!张婶冲过去想夺下胭脂,却触到她手背一片冰凉。秀娘缓缓转过头,眼神空洞,嘴角却扯出个笑:张婶,你看我……美吗等陈默回来,就能看见我最好看的样子了。

    她的病势一日重过一日,到后来连睁眼的力气都没有,只凭着一股执念撑着。张婶和几个乡邻轮流照看,看着她日渐萎缩的身体,都忍不住掉泪。李秀才来看过一次,摸着胡须长叹:痴儿,痴儿啊……

    秀娘是在一个落雨的黄昏走的。那天张婶给她喂米汤,发现她已经没了呼吸,手里却还紧紧攥着那身嫁衣的衣角。她死时眼睛微微睁着,望向门口的方向,脸上还带着未干的胭脂,只是那胭脂被泪水洇开,在青白的面皮上划出诡异的红痕。

    村里人商量着下葬,却犯了难。陈默父母双亡,族里没近亲,这事儿总得等他回来做主。李秀才提议先把棺木停在屋里,等陈默回来见最后一面。于是大家凑钱买了口薄皮棺材,将秀娘的尸身放进去。张婶给她整理衣衫时,发现她贴身穿着那件红嫁衣,怎么也脱不下来,只好由着她去了。棺材板没敢钉死,只用两枚木楔虚虚顶着,棺前点了盏长明灯,豆大的灯火在昏暗的屋里晃着,映得棺材上的木纹像爬满了虫子。

    李秀才写了封信,字斟句酌,只说秀娘染重疾,望速归,没提死字。信交给南下的货郎,辗转半月才到陈默手里。彼时他刚在汉口卖掉一批山货,正打算雇车回家,看见信上熟悉的字迹,手就抖了起来。

    重疾他抓着货郎追问,到底多重请大夫了吗货郎只知是咳嗽发热,具体情形也不清楚。陈默心急如焚,连账都没结全,揣着仅有的银钱就往回赶。他换了三趟船,又雇了头骡子,日夜兼程,走到后来骡子累得口吐白沫,他便卸下包袱,背着干粮徒步走。

    路过襄阳地界时,他在破庙歇脚,梦见秀娘穿着红嫁衣站在他面前,脸上带着笑,却不说话。他想抱她,手却穿过了她的身体。惊醒时浑身是汗,天边刚泛起鱼肚白,他不敢停留,咬着牙继续赶路。

    到陈家坳地界时,已是第七日黄昏。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长,投在坑洼的土路上。他远远望见村口的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红衣怨1简介 >红衣怨1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