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文轩的住处。
王文轩见我深夜来访,很是惊讶:
刘兄,这么晚了,有什么急事吗
我开门见山:
王兄,我想和你做个生意。
王文轩愣了:
什么生意
我笑道:
乡试在即,想必你们这些考生都需要准备考试服装吧
我可以帮你们团购,保证价格便宜质量又好。
王文轩眼前一亮:
这倒是个好主意。
不过你有货源吗
我胸有成竹:
这个你不用担心。
我只要你帮我联系其他考生。
每介绍一个客户,我给你一两银子的辛苦费。
王文轩想了想,点头同意了。
第四章
第二天一早,我就开始行动。
首先去了李世明家的布庄打探行情。
李世明不在,我假装是普通客人询价。
掌柜的报价很高,一套考试服装要十五两银子。
我暗自记下,然后去了城里其他几家布庄。
价格都差不多,最便宜的也要十二两。
看来这个市场确实有利可图。
但是我的本金只有一百两,根本不够大量进货。
怎么办呢
我想起顾先生讲过的一句话:
做生意不一定要有本钱,关键是要有脑子。
我决定采用空手套白狼的策略。
先找到货源,谈好价格,但不付钱。
然后去找客户,收了钱再回来进货。
这样就能用最少的本金撬动最大的生意。
下午,我找到了城郊一家小织布坊。
这里的老板是个老实人,叫张师傅。
我跟他说要大量订货,但需要赊账。
张师傅有些犹豫:
小兄弟,不是我不信你。
只是生意难做,我也不敢随便赊账啊。
我拿出自己的玉佩做抵押:
张师傅,这是我娘留给我的。
值不值几十两银子
张师傅看了看玉佩,点点头:
这玉佩确实不错。
那好吧,我先给你做二十套。
每套八两银子,你看怎么样
八两一套!比市价便宜了一半!
我大喜过望:
成交!
接下来就是销售环节。
王文轩帮我联系了二十多个考生。
我给他们的价格是每套十两银子。
比市价便宜五两,但比我的成本贵两两。
每套能赚两两银子,二十套就是四十两。
考生们听说有这么便宜的货源,都很感兴趣。
但有个问题:他们要先看货才肯付钱。
我只好又跑去找张师傅,借了一套样品出来。
考生们看了样品,都很满意。
质量确实不错,价格又便宜,纷纷下了订单。
我收了二百两银子的订金,立刻跑回张师傅那里付款取货。
张师傅的效率很高,三天就做好了所有服装。
我把货交给考生们,又收了剩余的货款。
这一单生意,我净赚了四十两银子。
但这还不够。
我要在一个月内赚得比李世明多才行。
于是我开始扩大经营。
通过王文轩的介绍,我认识了更多的考生。
甚至还联系上了其他府县的考生。
订单越来越多,我也越来越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