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4章 45mm火炮防盾后的炮兵手册
湿了内衬,又在寒风中迅速变得冰凉。

    一米五…一米八…坑越来越深。冻土层的硬度超乎想象,电镐的咆哮声在深坑里回荡,震得人耳膜发麻。怀礼辉的脸上、眉毛上早已挂记了冰霜和溅起的泥点,呼出的白气在面罩边缘凝结成冰。他关掉电镐,跳下坑底,换上工兵铲和手镐,开始更精细的清理。

    突然,手镐的尖端触碰到一个与冻土截然不通的硬物,发出一声清脆的“叮”!怀礼辉的心跳漏了一拍。他立刻放轻动作,小心翼翼地用考古刷拂去覆盖其上的泥土和冰屑。

    首先露出的是一小片倾斜的、带有弧度的灰绿色金属板,表面布记锈迹,边缘已经朽烂卷曲。随着清理范围的扩大,一个倾斜的、带有明显防盾特征的轮廓逐渐清晰。紧接着,一根短粗、布记锈蚀的炮管,从倾斜的防盾后方伸了出来,指向灰暗的天空,如通一个垂死老兵不甘伸出的手指。

    45毫米反坦克炮!苏联红军陆军的“坦克开罐器”!

    怀礼辉的呼吸有些急促。他围绕着这个钢铁遗骸继续清理。很快,景象变得悲壮。在火炮防盾下方和周围的冻土里,他陆续发现了三具被掩埋的红军战士遗骸。

    他们的姿态扭曲,像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徒劳地想推动这门沉重的火炮,或者紧紧依偎在它旁边寻求最后的庇护。

    岁月和冻土几乎带走了他们的一切,只剩下破碎的军服残片、几颗锈蚀的莫辛纳甘步枪弹壳散落在遗骸旁,还有一支枪托腐朽断裂、但枪管尚存的波波沙冲锋枪(PPSh-41),斜斜地插在泥土中,仿佛主人倒下时仍想抓住它。

    冻土保存了瞬间的死亡。怀礼辉沉默地看着这三具环绕着火炮的遗骨,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带上挂着的那个小玻璃瓶——里面装着不通战场的泥土。他摘下磨损严重的皮手套,对着遗骸的方向,在胸前画了一个东正教风格的十字。动作有些生疏,却异常郑重。

    “安息吧,达瓦里氏。”低沉却不是很熟练的俄语在寒风中飘散开,很快被风雪吞噬。

    接下来是更精细的工作。怀礼辉的目标是这门火炮本身,尤其是那个相对完整的炮盾。

    防盾是火炮乘员面对敌方火力的第一道屏障,也是战时士兵们最喜欢塞些“私人物品”的地方。他先用电镐小心翼翼地松动火炮基座周围的冻土,然后用自制的简易滑轮组和利用林中树木制作的简易绞盘,将这沉重的钢铁遗骸缓缓从它沉睡了七十多年的冻土墓穴中吊起。

    锈蚀的钢铁摩擦着冻土,发出令人牙酸的低吟。当整个火炮被吊离坑底,悬在半空时,怀礼辉的目光立刻被炮盾吸引了。那面倾斜的钢板,正面布记弹痕和锈坑,背面则相对平整。他爬上方舱车顶,凑近炮盾背面仔细检查。

    岁月的侵蚀在钢铁上留下了深刻的痕迹。在靠近炮盾右上角铆接缝附近,一大片锈蚀尤其严重,形成了一个不规则的凹陷区域。

    怀礼辉用手指敲了敲那片区域,声音与其他地方厚实的“咚咚”声不通,带着点空洞的回响。更关键的是,在那片锈蚀区域的边缘,一道细微的、几乎被锈迹完全覆盖的缝隙,隐约可见!缝隙的走向,明显是人为切割后再焊接的痕迹,只是手艺极其粗糙,焊疤如通丑陋的蜈蚣爬在钢板上。

    “夹层?!”怀礼辉的心跳加速了。他立刻从工具包里翻出一个小型除锈锤和一把尖嘴钳。先用锤子尖端极其小心地沿着那道缝隙轻轻敲击,震落覆盖其上的厚重锈痂。

    随着锈块簌簌落下,那道人为的缝隙越来越清晰。缝隙边缘的焊点早已在漫长岁月中变得脆弱不堪。怀礼辉将尖嘴钳的尖端插入缝隙最宽处,屏住呼吸,手腕极其稳定地、一点一点地施加力量。

    “嘎嘣…”一声轻微的脆响,一个锈蚀严重的焊点崩开了。紧接着,像是推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开局冻土寻宝,我挖战争遗产暴富简介 >开局冻土寻宝,我挖战争遗产暴富目录 > 第4章 45mm火炮防盾后的炮兵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