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包袱、看似在捡拾落叶的老妇人(我们的联络员竹婶)正不经意地抬头望来。时机到了!

    松本清源,我的声音清晰而冰冷,用他最熟悉的日语说道,谢谢你曾教我的樱花精神。但你不懂,有些花,宁愿凋零在故土的风中,也绝不屈从于强权的刀锋。

    在他错愕的眼神中,我猛地后退一步,身体撞开了沉重的玻璃窗!

    寒风瞬间灌入!楼下传来一片惊呼!

    中国永不亡——!

    我用尽全身力气,将这句凝聚了四万万同胞不屈意志的呐喊,奋力吼向阴沉的天空!这喊声,是宣告,是激励,更是最后的行动指令!

    在身体完全跃出窗口的瞬间,我猛地将那根特制的、内藏微型胶卷(记录了日军高级将领近期秘密会议内容)的腰带,朝着竹婶所在的方向用力甩了出去!同时,目光死死锁定了人群中一个穿着深色长衫的身影——那是趁乱突围出来的陈慕飞。四目相对,只有一瞬,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活下去!继续战斗!

    绣云——!!!松本清源目眦欲裂,疯狂地扑到窗边,伸手想要抓住什么,却只抓到了冰冷的空气和一片飘落的梧桐叶。

    急速下坠中,世界仿佛变得缓慢。风在耳边呼啸,像无数同胞的呜咽与怒吼。上海的天空,从未如此辽阔,又如此逼近。我闭上眼,最后闪过心头的,不是恐惧,而是绣绷上那朵被我鲜血染红的樱花,以及父亲看我刺绣时,那慈爱骄傲的笑容。

    身体重重地砸在深秋堆积的梧桐落叶上,沉闷的声响被淹没在人群的尖叫和士兵的呵斥声中。

    她纤弱的身躯深深陷入金黄色的梧桐叶堆里,柔软的落叶承接了这悲壮的坠落,却也无力挽回消逝的生命。

    那身精心挑选的素白软缎旗袍,此刻如一幅在秋风中骤然铺展的宣纸,在撞击的瞬间被撕裂、铺陈开来。殷红的鲜血从她身下迅速洇开,如同最浓烈的朱砂,在洁白的缎面上肆意蜿蜒、流淌、渗透。这血痕并非无序,它们诡异地沿着旗袍衬里那遇光显影的隐秘纹路蔓延,仿佛在死亡降临的最后一刻,以生命为墨,将那份关乎无数人生死的细菌战绝密情报,用最惨烈的方式书写在了天地之间。

    时间仿佛凝固了一瞬。围观的人群被这突如其来的惨烈一幕惊得鸦雀无声,只有宪兵粗暴的推搡和呵斥显得格外刺耳。

    就在这死寂与混乱交织的刹那,隔着一条马路,在法租界一栋装饰艺术风格公寓的阳台上,一个穿着马甲、叼着烟斗的外国男人——英国《泰晤士报》驻华资深记者费舍尔——瞳孔骤缩,出于职业的本能,他条件反射般地举起了胸前的莱卡相机。冰冷的快门声轻响,将这震撼灵魂的一幕永恒定格:坠落的天鹅,素白与猩红的强烈对比,梧桐落叶的金黄背景,以及远处如怪兽般矗立的日本宪兵司令部阴影。

    费舍尔冲印照片的手在颤抖。次日,《泰晤士报》国际版以整版篇幅刊登了这张照片,配以他饱含震撼与愤怒的标题:

    《东方丝线绞断太阳旗——一个刺绣间谍的最后一针》

    报道详述了这位刺绣间谍林绣云(化名)的传奇背景,她华族军官夫人的身份,以及她以生命为代价传递情报的壮举。这张照片和标题,像一枚重磅炸弹,震动了国际社会,将日占上海的残酷与中国人民的无声抗争,血淋淋地展现在世界面前。

    与此同时,在松本清源死寂的书房里。窗外的喧嚣似乎被隔绝。他颓然跪坐在榻榻米上,面前摊开着那幅未完成的《秋江冷月》绣品,旁边是他赠予她的家传宝刀心月。他的目光,却死死盯在墙上悬挂的那幅巨大的世界地图上。地图的中心,是野心勃勃的大东亚共荣圈疆域。

    就在日本本土,东京的位置。

    一枚细若毫发、闪着冰冷寒光的银针——林绣云最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谍战上海滩简介 >谍战上海滩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