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陆沉舟挑眉,随手将矿泉水瓶抛给助理:当然是公关洗白,这年头,黑红也是红。
现场工作人员窃窃私语,苏然关掉摄像机,大步走到那尔那茜身边:这种人根本不理解我们的初衷,不如换人。
当晚,那尔那茜收到了另一位明星的私信。是出道多年的实力派演员江若琳,她在信中写道:我看了你的纪录片,哭了整整一夜。二十年前,我也经历过艺考黑幕,那份无力感至今难忘。
第二天,江若琳素颜出现在拍摄现场,主动提出不要任何宣传:我只想用自己的方式,为教育公平发声。
随着拍摄推进,陆沉舟的负面新闻开始发酵。狗仔队曝光了他在剧组耍大牌的视频,甚至有传闻称他当年高考成绩也存在水分。网络上掀起新一轮舆论风暴,陆沉舟的粉丝在公益组织官微下疯狂刷屏,要求那尔那茜公开道歉。
要不要回应
苏然将平板电脑推到那尔那茜面前,屏幕上满是不堪入目的留言。那尔那茜摇摇头,打开江若琳发来的视频
——
视频里,江若琳正在乡村小学教孩子们演戏,孩子们纯真的笑容让她眼眶发热。
最终,纪录片选择保留陆沉舟的片段,但增加了大量普通人的真实故事。上映当天,陆沉舟在采访中的傲慢言论被剪辑成片段单独发布,而江若琳与孩子们相处的温馨画面,则成了网络上最动人的传播素材。
庆功宴上,那尔那茜收到了陆沉舟的短信:谢谢你没有删掉我的镜头。看完整部片子,我突然明白,有些东西比流量更重要。
她望向远处正在和孩子们视频的江若琳,苏然端着两杯香槟走来:下一部,我们拍校园欺凌怎么样
那尔那茜接过酒杯,与他轻轻碰杯:好,但这次,我想邀请更多像江老师这样的人。
窗外烟花绽放,映得她的笑容比任何时候都要明亮,那些曾经的阴霾,终于在正义与勇气的光芒下,消散得无影无踪。
纪录片的成功让那尔那茜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赞誉与谩骂依旧如影随形,深夜的热搜榜单上,她的名字始终在争议区徘徊。镁光灯下的庆功宴上,香槟气泡升腾,众人的恭维声却像隔了层毛玻璃般模糊不清。那尔那茜握着酒杯,望着江若琳与孩子们视频时脸上的纯粹笑容,突然意识到,自己始终无法真正融入这个光鲜亮丽的圈子。
次日清晨,那尔那茜推开苏然工作室的门。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地面切割出明暗交错的线条,苏然正专注地剪辑新素材,听见声响抬头,眼中带着未褪去的疲惫:这么早
苏然,我想退圈了。
那尔那茜的声音很轻,却在寂静的房间里激起千层浪。苏然手中的鼠标
咔嗒
停下,他起身走到窗边,窗外梧桐树的叶子在风中沙沙作响。
是因为陆沉舟粉丝的攻击还是网络上的那些言论
苏然转过身,目光里满是担忧。
那尔那茜摇摇头,从包里掏出一封牛皮纸信封,上面印着纽约电影学院的烫金
logo:我收到了进修邀请。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想,我好像始终困在过去的阴影里,就算用再多的努力去弥补,也无法真正释怀。也许换个环境,我能找到新的方向。
苏然的喉结动了动,想说些什么,却又咽下。他想起拍摄纪录片时,那尔那茜在片场总爱翻看的那本笔记本,最新一页写着
救赎不是枷锁,而是重新出发的勇气。沉默良久,他终于开口:什么时候走
下周。
那尔那茜望着苏然,眼眶微微发红,你知道吗在拍摄那部纪录片时,我以为直面过去就能彻底放下,可现在我才明白,我需要的是跳出这个圈子,站在更远的地方去审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