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他继续说,那天,她用手语比划了一首歌,许星辰听了整整一个小时。
从那以后,他就开始研究音乐治疗。他低声道,他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但他想让小雨听见这个世界的声音。
我喉咙一紧:所以他做了‘声音银行’
是的。沈砚点头,那是他最后的愿望之一。用AI技术,把人类的声音保存下来,帮助像小雨一样的孩子重新建立听觉认知。
我低头看着那本日记,眼泪无声地滑落。
当天下午,我去了一趟康复中心。
楚悦看到我来了,有些惊讶:你怎么又来了
我没有回答,而是直接走进教室。
孩子们正围坐在一起,练习一首新歌。
他们用手语打着节奏,脸上带着笑容。
我站在窗外,看着他们的动作,忽然明白了许星辰为什么选择在这里教他们唱歌。
因为对他们来说,音乐不仅仅是旋律和歌词,更是一种沟通的方式。
一种表达爱的语言。
晚上,我和沈砚一起去了小雨的家。
她住在城南的一栋老式居民楼里,家里很安静。
开门的是周然。
他看见我,脸色变了变,但没有赶我走。
她在房间里。他对我说,你可以进去。
我推门进去,看到小雨坐在床边,手里抱着一个小小的播放器。
听到声音,她抬起头,对我笑了笑。
然后,她做出了一个手语动作。
我愣了一下。
那是一个词。
谢谢。
我蹲下身,轻轻握住她的手。
我也回了一个手语动作。
不客气。
她眼睛亮了,开心地笑了。
那一晚,我们在她家里待了很久。
她拿出一本画册,里面全是她画的许星辰。
有的他在弹琴,有的他在笑,还有一张,是他站在舞台上,背后是一群用手语唱歌的孩子。
我问她:你还记得他最后一次来看你时说了什么吗
她点点头,拿起笔,在纸上写下:
他说,等我能真正听见歌声的时候,他会回来听我唱完最后一首歌。
我鼻子一酸。
沈砚站在窗边,轻声说:他知道自己可能等不到那一天了,但他还是承诺了。
周然站在门口,沉默地看着这一切。
良久,他低声说:我不知道他病得那么重。
他不想让你知道。沈砚说,他说,你不该为了他难过。
周然闭上眼,许久才睁开。
我想做点什么。他说,为了他。
第二天,微博上突然爆出了一个话题:
手语应援
起初只是一个粉丝发起的小活动,大家自发录制一段视频,用手语演唱许星辰的歌曲。
没想到,短短几个小时,视频播放量破百万。
有人评论:
原来不用说话,也能唱出最动人的歌。
也有人留言:
这是他留给我们的最后一份礼物。
我看着这些评论,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许星辰没有离开。
他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在我们身边歌唱。
夜深人静时,我打开了沈砚给我的那份医疗记录。
翻到最后一页,我发现夹着一张纸条。
字迹熟悉而温柔:
如果有一天,你听到这首歌,请替我告诉所有人——
我曾为他们歌唱,也将永远记得他们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