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言风语……
林墨心中一凛,面上却不动声色:哦是吗可能是竞争激烈,有些误会吧。我们做好自己的事就行。
她立刻打电话给苏雅:阿雅,查一下最近接触过但最后没成的几个潜在客户,侧面了解一下他们拒绝的真实原因。
调查结果令人心寒。好几个有意向的客户,都在最后关头被某大型4A公司以更低的价格或更稳妥的方案截胡,并且对方在沟通中或多或少都暗示了墨迹创意刚起步,经验不足,风险高。
又是周扬!苏雅气得摔了鼠标,他到底想干什么把我们赶尽杀绝吗
林墨站在办公室中央,环顾着这个倾注了她所有心血的地方。阳光透过窗户,照亮空气中飘浮的微尘。她想起周扬那句冰冷的创业不是过家家。愤怒像岩浆一样在胸腔里翻腾,但很快被更强大的意志力压了下去。
他想看我们倒下,我们偏要站得更稳。林墨的声音异常平静,却带着千钧之力,‘童趣堡’就是我们翻身的机会。做好它,用实力说话。至于那些风言风语……她顿了顿,眼神锐利,清者自清。我们只要每一步都走得扎实,走得漂亮,谣言自然会不攻自破。
她走到白板前,拿起笔,在工作室的愿景宣言只为女性创业者提供品牌服务下面,用力写下四个大字:专注,极致。
从今天起,我们只做一件事:把‘童趣堡’项目做到完美,做到让所有人挑不出毛病,做到让王姐的餐厅起死回生!这是我们生存下去的唯一机会,也是我们证明自己的唯一方式!
工作室的气氛瞬间凝重而肃穆。每个人都感受到了背水一战的压力,但也燃起了前所未有的斗志。
第五章
微光
童趣堡的焕新计划进入了最紧张的落地阶段。林墨几乎住在了工作室,和设计师小杨反复打磨每一个视觉细节,从菜单的字体选择到墙面的装饰画,力求传递出统一而温暖的品牌调性。苏雅则化身铁算盘和超级买手,为了节省成本,她跑遍了建材市场和印刷厂,货比三家,甚至学会了跟老板砍价,磨得对方哭笑不得又不得不让步。
与此同时,林墨也并未完全放弃其他机会。她开始有意识地利用社交媒体和小型线下活动,低调地宣传墨迹创意的理念和童趣堡案例的进展。她撰写文章,分享女性创业者在品牌塑造上的独特视角和常见误区,字里行间透露出真诚和专业,逐渐吸引了一些同频的创业者关注。
开业前夕,林墨召集了苏雅和小杨一起开会,并反复确认开业当天的细节,生怕出了什么错漏。
终于还是到了童趣堡开业的那天。开业当天的阳光格外明媚,却照不进林墨紧绷的神经。她站在童趣堡对面的咖啡馆里,隔着玻璃窗观察人群。手心里攥着的纸巾早已被汗水浸透。
十点整,王姐颤抖着手揭开招牌上的红绸。重新粉刷的原木色门头上,手绘的母子剪影在晨光中泛着温暖的金光。玻璃橱窗里陈列着新设计的亲子手作展示架,孩子们踮着脚尖指点着黏土作品。苏雅带着工作室全员混在人群中,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
妈妈,这里有气球!清脆的童声刺破寂静。众人回头,只见三个穿着玩偶服的工作人员正从巷口走来——这是方案里没有的环节!
林墨心头猛地一跳。熊猫玩偶突然摘下头套,露出小杨灿烂的笑脸:王姐说临时加的惊喜!他身后的棕熊和兔子玩偶开始分发印着新logo的气球,孩子们欢呼着围成一圈。
林墨腿一软差点跌倒,扶住墙壁时发现指尖在不受控地发抖。这种劫后余生的虚脱感,比通宵赶稿还要折磨人。
午市高峰期,翻台率远超预期。林墨躲在洗手间补妆时,听见两位妈妈的对话:
现在的‘童趣堡’才像话嘛,以前那个粉紫色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