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兮兮地凑过来:阮软,听说你和季工...他挤挤眼睛。
什么阮软装傻。
别装了!全厂都知道了,杨雪莹看见你和季工半夜在办公室...小张做了个暧昧的手势,她气得把办公桌都掀了!
阮软这才明白为什么今天在走廊遇到杨雪莹时,对方看她的眼神像要杀人。杨雪莹是副厂长的女儿,在财务科工作,据说一直对季远有意思。
我们只是加班。阮软红着脸解释。
得了吧!小张不信,季工从来不让女同事进他办公室,更别说一起熬夜了。你是第一个!
回家的路上,阮软心不在焉地想着抽屉里的那些笔记,还有季远为她披上的外套、准备的饺子...这些细小的温柔像一颗颗糖,甜得她心头微微发颤。
走到宿舍楼下,她突然看到林美芬正和一个人影在暗处窃窃私语。借着路灯的光,阮软认出那是赵建国的背影。两人似乎在争执什么,林美芬的声音隐约传来:...不能再拖了...她越来越难接近...
阮软悄悄绕到另一侧入口,心里警铃大作。前世的悲剧就是从这样的密谋开始的,这次她绝不会重蹈覆辙。想到季远今天维护她的样子,阮软突然有了底气——这一世,她不再是任人宰割的小女工了。
回到宿舍,她从枕头下摸出那本英文《机械原理》,翻到夹着书签的那页。书签是张硬纸片,上面写着一行漂亮的钢笔字:给与众不同的你——季远。
这是调去技术科第一天,她在他桌上发现的。当时以为是给别人的,现在看来...
阮软把书签贴在胸口,嘴角不自觉地上扬。窗外,一轮新月悄悄爬上树梢,洒下温柔的银光。
你真的想好了王丽娟瞪大眼睛,在夜市摆摊被厂里人看见多不好啊!
阮软将最后一件自制连衣裙折好,放进布袋里:厂规又没禁止职工做副业。这是1985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刚吹起,私营经济开始萌芽,但大多数人还是抱着铁饭碗思想。
可是...王丽娟欲言又止,你这些衣服...太时髦了,有人买吗
阮软笑而不答。她设计的连衣裙在领口和袖口做了改良,收腰处加了条细腰带,款式比百货商店里千篇一律的成衣精致许多——这是借鉴了前世九十年代初流行的元素。
帮我个忙,阮软塞给王丽娟一张纸条,下班后按这个地址来找我,带几个衣架来。
傍晚,阮软早早来到城南夜市。这里已经有不少摊位,卖小吃、日用品、二手书的应有尽有。她交了五毛钱管理费,租下一个靠路口的位置,却突然意识到自己忘带最重要的东西——货架。
该死!阮软懊恼地拍了下额头。第一次出摊就出师不利,那些精心设计的衣服总不能铺在地上卖吧
正当她手足无措时,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需要帮忙吗
阮软猛地转身,季远站在那里,手里拎着一个奇怪的金属物件。他今天没穿工装,而是一件简单的白色汗衫和深色长裤,整个人看起来年轻了许多,只有那双沉静如水的眼睛依然如故。
季工您怎么...
路过。季远简短地说,蹲下身开始摆弄那个金属物件。只见他手指灵活地转动几个关节,那个看似杂乱无章的金属条竟然展开成了一个精巧的折叠货架!
这...阮软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我自己设计的。季远语气平淡,仿佛只是在讨论天气,可以调节高度,收起来也不占地方。
阮软小心地摸了摸货架,金属表面被打磨得十分光滑,每个连接处都严丝合缝,工艺精良得不像手工制品。她突然注意到架子侧面刻着一行小字:给R.R.,1985.8。
R.R....阮软念出声,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