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规整大气,画工精细流畅,为乾隆官窑粉彩典型精品。

    我几乎是闭着眼睛瞎编的,把能想到的、听起来高大上的古董术语一股脑往上堆。写完,手指悬在那个【生成证书】的按钮上,心脏在湿透的胸腔里咚咚狂跳,像擂鼓一样。雨水顺着头发流进脖子,冰凉刺骨。

    祖宗保佑……咸菜神保佑……我嘴里胡乱念叨着,眼一闭心一横,用力戳了下去!

    手机屏幕猛地一暗,接着,幽蓝色的光芒瞬间暴涨!那光芒不是从屏幕发出的,更像是……从那个倒扣在泥水里的咸菜碗碗底迸射出来的!蓝光穿透浑浊的雨水,在我眼前交织、旋转,形成一片迷离的光幕。

    光幕持续了大概两三秒,骤然收缩、消失。

    手机屏幕重新亮起。

    一张制作极其精美、风格极其复古、充满了权威感的证书图片,赫然出现在屏幕上!

    证书顶部,是几个烫金(图片效果)的繁体大字:【华夏文物鉴定委员会·绝密档案】。下面盖着一个硕大无比、复杂得让人眼晕的朱红印章,印章中央赫然是威严的国徽图案!旁边还有一行小字:一级甲等文物(禁止出境展览)。

    证书主体部分,详细列着我刚才瞎编的那些信息:名称、尺寸、描述……一字不差!更绝的是,在鉴定结果一栏,用加粗的楷体写着:

    【经本委员会十三位权威专家(名单加密)采用量子共振、碳十四加速器质谱(AMS)及微观痕迹智能比对等尖端技术综合鉴定,一致确认:此清乾隆官窑粉彩缠枝莲纹天球瓶,为乾隆朝中期景德镇御窑厂烧造之真品无疑。胎质坚密细腻,釉水肥厚莹润,发色纯正艳丽,画工精湛传神,保存完好,实属罕见之官窑重器。市场参考估价:人民币

    2,800,000

    -

    3,500,000

    元。】

    落款是三个龙飞凤舞、气势磅礴的手写体签名,名字后面还带着一串唬人的头衔:【终身名誉会长】、【首席科技鉴定顾问】、【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签发日期:赫然就是今天!

    证书背景,是若隐若现的故宫角楼水印,透着一股子不容置疑的皇家气派。

    我捧着手机,坐在冰冷的泥水里,嘴巴张得能塞下那个咸菜碗。雨水噼里啪啦打在屏幕上,也打在我僵硬的脸上。

    真……真生成了还生成得这么……这么他妈的像模像样、煞有介事!连量子共振、碳十四加速器质谱都整出来了这AI扯淡的本事,比我强一万倍啊!

    三、

    一股极其荒诞、极其不真实的感觉,混合着一种近乎狂喜的电流,瞬间窜遍我全身!冻僵的血液似乎又开始奔流,心脏跳得快要从嗓子眼里蹦出来!

    这破碗……这咸菜疙瘩……真他妈是个宝贝!陈达仁!老刘!你们这帮狗眼看人低的东西!老子要发了!

    哈哈哈!咳咳咳……我忍不住在雨里放声大笑,又被呛进嘴里的雨水弄得剧烈咳嗽起来,像个疯子。但此刻,我感觉好极了!

    三天后,陵城古玩圈一个不大不小的地下交易拍卖会。

    灯光刻意调得很暗,营造出一种神秘兮兮的氛围。空气里混杂着老家具的木头味、若有若无的线香味,还有那些自诩风雅人士身上昂贵的古龙水味。我穿着一身临时租来的、不太合身的廉价西装,坐在角落最不起眼的位置,像个误入高档会所的土鳖。怀里紧紧抱着一个用旧报纸胡乱裹着的长条形物体,手心全是汗。

    台上,拍卖师唾沫横飞地吹嘘着一件据说是大明宣德炉的铜疙瘩,底下几个秃顶老头举着放大镜看得津津有味,时不时交头接耳。我紧张得胃都在抽搐,目光死死盯着怀里那团报纸。里面裹着的,正是我借来的丈母娘心头肉——那个乾隆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从咸菜股东到岛主首富简介 >从咸菜股东到岛主首富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