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的特制防护手套,触摸任何工地物品后,必须使用我指定的含氯65%消毒液洗手。违反一次,扣当日全部报酬。
…靠,毛病!不过…成交!
两天后的黄昏,废铁刘的加密邮件到了。
里面塞满了照片。大部分是工地外围的杂乱景象。我一张张快速翻看,像素粗糙,构图歪斜。直到——一张照片猛地钉住我的视线!
照片拍的是工地深处一段刚挖开准备做地基的承重墙根部。光线昏暗,但足够看清:墙根坚实的混凝土上,几条狭窄的、深色的裂缝蜿蜒着。但其中一条裂缝边缘,清晰地、极不自然地粘着一小片深灰色的东西——像嚼过的口香糖!
下一张照片拉近了点。那片口香糖物质边缘,还凝固着几个清晰的指纹压痕!像是有人把某种黏稠的速干填充物(伪装成裂缝材质)用力按在完好的混凝土墙上,结果不小心粘上了什么脏东西,又匆忙撕掉了一部分,留下了这片破绽和指纹!
冰冷的数据流瞬间冲走了身体的沉重感。我拿起桌上最后一瓶未开封的含氯65%医用消毒液,瓶身在灯光下折射出锐利的光。就是它了。清洗证据的脏污,也清洗你们肮脏的把戏。
法庭里人挤人,汗味廉价香水味混在一起。我把最后那瓶含氯65%的消毒液和放大的照片扔在法官面前。
照片上那片黏在假裂缝边缘的口香糖污渍和指纹,在强光下像坨恶心的鼻涕。承重墙裂缝,伪造的。我的声音穿过嗡嗡的议论声,EP-002号污染源,成分鉴定报告附件C页。开发商人为制造‘危房’假象。汗水顺着额角往下淌,免疫抑制剂的后遗症让身体发虚,但数据链必须闭合。
法官皱着眉翻报告。宋砚之忽然站起来,嘴角还是那点假笑。法官,巧了。他手里拿着个银色的小遥控器,轻轻一按。他背后巨大的投影屏瞬间亮起,跳出复杂的线条和跳动的数字。正好,给苏老师的数据洁癖…消消毒。
屏幕上,是我的拓扑学模型三维图,一条条代表承重墙应力变化的彩色线条漂亮又清晰。宋砚之的手指在遥控器上点了两下。嗡的一声,模型旁边瞬间同步出现了一个工地实拍的视频窗口——正是照片里那面有假裂缝的承重墙!
视频里,那条用灰色腻子做出来的假裂缝,像条僵死的虫子趴在混凝土上。
各位请看,宋砚之的声音带着金属质感,苏老师提供的模型,完美预测了承重墙的应力薄弱点分布…
他手指一动,模型图上代表应力峰值的红色区域瞬间放大,精准地覆盖了视频里那条假裂缝的位置!
…而这里,他指向视频里那条假裂缝,正是我们根据苏老师模型的计算结果,预先进行的应力模拟可视化标记!我们特意用一种可清除的环保材料做了标记,就是为了实地验证模型的准确性!
他看向我,镜片后的眼神冰冷得像手术刀,感谢您,苏老师。您的模型,完美印证了我们的需求和行动的科学性、必要性。这房子,非拆不可。
屏幕上,完美的数学模型和那条人工伪造的裂缝死死咬合在一起。
哄——!
整个法庭炸了锅。记者相机闪光灯亮成一片。
旁听席上爆发出巨大的惊呼和咒骂。开发商那边的人脸上全是憋不住的笑。我看见人群里的李航,他手里还下意识攥着那个崭新的游戏手柄包装袋一角,嘴巴张得老大,脸上一片空白。
法官猛敲法槌,吼着肃静,但没人听了。巨大的屏幕上,我的数学模型还在闪动,像在无声地嘲笑我。那瓶放在法官桌上的消毒液,瓶身折射的光刺痛了我的眼睛。数据…我的数据…成了他的帮凶胃里翻江倒海,喉咙发紧。
不是这样的!一个尖利嘶哑的声音突然刺破喧嚣。是赵阿婆!她不知什么时候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