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升温。然而,宫廷斗争的阴影却悄然笼罩过来。武惠妃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寿王李瑁登上太子之位,开始暗中谋划,太子李瑛的地位岌岌可危。
一日深夜,陈玄礼突然造访工坊,神色凝重:武惠妃已在陛下面前诬陷太子结党营私,陛下大怒,不日便要下旨废黜太子。林兄弟,你与太子交好,恐怕也会受到牵连。
林深握紧了拳头,他不能眼睁睁看着太子蒙冤。在崔娘子和陈玄礼的帮助下,他开始收集武惠妃勾结权臣的证据。然而,事情比他想象的还要复杂,武惠妃的背后,竟然牵扯到了朝中多位重臣。
data-faype=pay_tag>
就在证据即将收集完毕时,林深却遭人暗算,被打入大牢。在狱中,他受尽折磨,但始终没有屈服。崔娘子和陈玄礼四处奔走,终于在关键时刻将证据呈给了李隆基。
真相大白后,武惠妃失宠,寿王李瑁也彻底失去了继承皇位的机会。太子李瑛不仅保住了储君之位,还因祸得福,得到了更多大臣的支持。林深出狱那日,长安百姓自发前来迎接。
3
盛唐新梦:商海惊澜与宫闱暗战
**
林深站在新建的瓷器工坊顶楼,俯瞰着长安城的繁华街景。工坊内传来阵阵窑炉燃烧的轰鸣声,空气中弥漫着陶土与釉料混合的独特气息。这是他在长安开设的第三座大型工坊,专门烧制他改良后的白瓷,其细腻程度和洁白光泽,已远超当下的邢窑制品。
正当他沉浸在事业蒸蒸日上的喜悦中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他的思绪。工坊主管王诚满头大汗地跑来,手中紧攥着一张皱巴巴的纸张:东家,大事不妙!西市突然冒出一批白瓷,品质竟与我们的相差无几,价格却低了三成,短短三日,已抢走我们大半生意!
林深接过纸张,上面详细记录着那些神秘白瓷的特征,越看眉头皱得越紧。他改良白瓷的配方和烧制工艺,除了工坊核心匠人,只有崔娘子等寥寥数人知晓,如今竟被人仿制,且能在短时间内大规模上市,背后定有不简单的势力。
与此同时,崔府内,崔娘子正焦急地来回踱步。她刚从宫中得到消息,武惠妃虽已失宠,但她的兄长武攸暨却暗中勾结朝中权贵,打算对林深的商业帝国下手。他们认为林深的工坊革新严重影响了传统士族的利益,尤其是纺织、制陶等行业的世家大族,这些人在朝堂上颇具影响力。
阿深哥哥此番怕是凶多吉少。
崔娘子咬着嘴唇,眼中满是担忧。她深知,仅凭林深和崔家的力量,难以对抗如此庞大的利益集团。
林深回到家中,连夜召集工坊的核心匠人商讨对策。在仔细分析那些仿制白瓷后,他发现对方的釉料配方虽与自己相似,但烧制火候控制略有瑕疵,导致成品在韧性上稍逊一筹。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推出高端定制白瓷,强调品质与工艺的独一无二。
林深在案几上铺开图纸,一边绘制一边说道,同时,加大宣传,让长安百姓知晓其中差别。
然而,事情远比想象中复杂。就在林深准备实施新策略时,京兆府突然以
扰乱市场秩序
为由,查封了他的两家工坊。理由是他的工坊采用
奇巧淫技,导致大量传统工匠失业。林深明白,这是对手在朝堂上的势力发挥了作用。
身陷囹圄的林深并未慌乱。他通过前来探监的陈玄礼,将一封密信送到了太子手中。信中详细阐述了工坊革新对大唐经济的长远益处,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还能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同时还列举了朝中某些官员与不良商家勾结的可疑迹象。
太子李瑛收到信后,深知林深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他的工坊对大唐的发展意义重大。于是,他亲自在朝堂上为林深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