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然居茶馆。
茶馆不大,陈设简单,但收拾得干净整洁。里面只有几张桌子,坐着一些喝茶闲聊的客人。
宋佳欣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点了一壶当地的碧螺春。她一边品茶,一边观察着茶馆里的人。
很快,她的目光落在了柜台后面,那个正在煮茶的老者身上。老者看起来六十多岁,穿着朴素的粗布衣衫,头发花白,脸上布满了皱纹,但眼神却很清澈,透着一股睿智和淡然。
他煮茶的手法很独特,不紧不慢,每一个动作都仿佛蕴含着某种韵律,煮出来的茶,香气四溢,让人闻之心旷神怡。
宋佳欣心中一动,觉得这位老者很可能就是她要找的商圣。
接下来的几天,宋佳欣每天都会来陶然居茶馆坐上一会儿,点上一壶茶,有时会独自一人沉思,有时会拿出纸笔,写写画画。
她注意到,那位老者似乎也在暗中观察她。
这天,宋佳欣正在纸上绘制一张商业流通的草图,试图分析苏州目前的商业弊端和改进的可能性。
老者端着一壶新煮的茶走了过来,微笑着说:姑娘似乎对经商之道很有兴趣
宋佳欣抬起头,看到老者眼中的笑意,知道机会来了。她连忙起身,恭敬地行礼:老丈见笑了,只是闲来无事,胡乱画画罢了。
哦老者将茶放在桌上,示意她坐下,姑娘画的这张图,似乎对苏州的商情有很深的了解啊。这丝绸的产地、运输路线、销售渠道,分析得头头是道,就连其中存在的一些弊端,也一针见血。老夫在这苏州开了这么多年茶馆,还是第一次见到姑娘这样的奇女子。
宋佳欣心中一喜,面上却谦虚地说:老丈过奖了。民女只是以前听家里的长辈说起过一些,自己瞎琢磨的,让老丈见笑了。
非也,非也。老者摇摇头,琢磨能琢磨到这个份上,说明姑娘不仅有天赋,还有心。不知姑娘可否与老夫详细说说,你对苏州商业的看法
宋佳欣知道,这是老者在考较她。她定了定神,将自己对苏州商业的观察和思考娓娓道来。她从市场秩序、商帮合作、产品质量、诚信经营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和改进的建议。
她的观点新颖,逻辑清晰,论据充分,让老者听得频频点头,眼中的赞赏之意越来越浓。
好!好一个见解独到的苏姑娘!老者抚掌赞叹,老夫行走江湖多年,见过的商人形形色色,像姑娘这样有眼光、有格局、还有社会责任感的,实属罕见!
宋佳欣微微一笑:老丈谬赞了。民女只是觉得,经商之道,不仅在于赚钱,更在于造福一方,稳定市场,让更多的人都能从中受益。一味地追求暴利,恶性竞争,最终只会毁掉整个行业。
说得好!老者眼中精光一闪,姑娘的想法,与老夫不谋而合啊!
宋佳欣知道,时机成熟了。她正色道:老丈,民女此次来苏州,其实是为了寻找一个人。
哦不知姑娘要找的是何人老者好奇地问。
民女要找的,是一位商界的传奇人物,人称‘商圣’。宋佳欣看着老者的眼睛,缓缓说道,民女听说,‘商圣’不仅善于经商,更善于治国安邦之策,有经天纬地之才。民女斗胆,想请‘商圣’出山,辅佐一位明主,整顿商业,富国强民。
老者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恢复了平静,他捋了捋胡须,笑道:姑娘说笑了,‘商圣’乃是传说中的人物,老夫不过是一个普通的茶馆老板,如何能知道他的下落
宋佳欣知道他在试探,也不着急,而是继续说道:老丈何必谦虚。民女虽然年轻,但也略懂一些相面之术。老丈虽身着布衣,却难掩一身贵气和睿智。尤其是老丈眼中的那份洞察世事的清明,绝非普通茶馆老板所能拥有。民